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都喜欢听赞誉之声,都渴望被别人认可;都不希望听到别人的批评,被人否定。如果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来看,一个团队的当家人闻誉则喜,闻过则怒,对于事业发展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荀子在《尧问》一文中载:“魏武侯谋而得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喜色。吴起见此说:曾经有人把楚庄王的话报告给您了吗?武侯说:楚庄王是怎么说的?吴起回答说:楚庄王谋划政事得当,大臣们无人能及得上他,退朝后面带忧虑之色。申正巫臣上前询问说:大王被群臣朝见后面带忧虑神色,为什么呀?楚庄王说:我谋划政事得当,大臣们没有谁及得上我,因此我忧虑啊。忧虑的原因是仲虺曾说过,诸侯获得师傅的称王天下,获得朋友的的称霸诸侯,获得解决疑惑者的保存国家,自行谋划而没有谁及得上自己的灭亡。现在凭我这样无能,而大臣们没有及得上我,我的国家接近灭亡了啦!因此我忧虑。楚庄王因此忧虑,而您却因此而高兴。”
魏武侯后退几步,拱手拜了两次说:“是上天派先生来挽救我的过错的啊!”
面对基本相同的事情,魏武侯因为谋划政事得当,群臣没有超过自己而感到沾沾自喜;楚庄王却因为没有人超过自己而感到忧虑,心态截然相反。不过,魏武侯当属创业之主,“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才刚刚自立。一方面需要立威自信,另一方面还不具备骄傲的资本。所以闻过则改,善莫大焉!从尧、舜、禹三王治世的经验来看,发布某项政令从来不怕别人反对,就怕没有反对之声。因为没有不同的声音,就不知道政令到底正确与否;没有不同的声音,错了也不知道及时纠偏。
一个团队的领导,无论是创业还是守成,做出几项正确的决策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你应有的职责,否则,别人为什么要推举你做老大?切不可因为做一两件正确的事情,群臣不及,赞誉鹊起,便忘乎所以,长此以往,一则容易滋长骄傲的情绪,认为群臣不及,唯我独尊,把自己打扮成真理的化身,众人都要唯你的马首是瞻,不如此心里就不舒服。二则容易看低自己部下,时时处处觉得群臣都不如己,哪怕是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心悦诚服地接受,即使勉强接受别人的意见,心里还是不舒服。三则容易形成“一言堂”。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不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智慧,没有不犯错误的。俗话说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是一个班子里的成员呢?
忧患使人清醒,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自我反省,总结成功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公正地对待别人,客观地看待事物,减少不必要的盲目,确保事业顺利发展;自满让人糊涂。人一自满,就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做计划、定目标往往过于虚幻;过低估计对手,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估计不足,甚至于轻敌、懈怠,结果,必然导致失败,造成事业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