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理财”变为“劫你财”
打通“堵点”,让医疗“检查互认”更通畅
只要你想走 生活总会给你一条路
过得充实的人 都有这六个好习惯
中小学食堂应该收回“外包”了
下一篇4 2021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警惕“教理财”变为“劫你财”

■ 何勇海
坑 王恒/漫画
 

“自从学了理财课程,我现在的生活来源已经不靠工资了”……近两年,大量名为“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一些有理财需求的年轻人报名学习课程后,遇到“课程内容质量较低”“虚假宣传”“教师不够专业”等问题。还有学员反映合同中承诺“如认为课程价值低于价格,可全额退费”,可想退费时却面对重重阻力。专家指出,这些理财培训机构正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无门槛、无资质、无监管现状等问题亟待解决。(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据《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发布的数据,2016至2020年4年间,新增财商教育公司近3900家。 尽管财商教育蛋糕巨大,但争抢者众、竞争激烈,由此导致乱象纷呈。有些培训机构为迎合走捷径者的投机心理,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如“躺着也能挣钱”。然而据报道,在某投诉平台,消费者投诉理财培训学费高昂、诱导消费、涉嫌虚假宣传,课程内容与承诺不一致、退费退款难等竟有1000多条。

这样的所谓“理财课”到底是教理财还是劫财?有专家总结,盲目参加理财培训,可能造成本身的财产损失,如课程费;也可能被诱导参加一些投资陷阱,造成更多财产损失。

因此,尽管形形色色的理财课挺火,报名学理财却必须谨慎。对这类理财课,消费者更应增强防范意识,对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不轻信。同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学习投资理财、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总想着“赚快钱”。任何投资都应谨慎,别让自己的财产处于高风险中。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固然该提升,相关部门的监管更该有作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理财课广告进行规制,对存在虚假宣传甚至诈骗的理财产品依法打击;还要强化网络平台的连带责任——有关部门一旦查证理财课有违规违法行为,除了处罚责任主体,还要追究平台的连带责任,甚至关停整顿,以此倒逼平台全面加强对线上理财课的监管。平台也应认真担责,与监管部门一起堵死“劫财课”的生存机会。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