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从2021年12月12日起,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将闭店重装,我闻之心里陡然“咯噔”了一下,颇为不舍。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平日一有时间就奔书店或图书馆。我1965年8月从上海支边去新疆,2003年在江苏退休后于2007年10月回沪定居。记得我未回上海定居前,每次来上海,上海图书馆和上海书城是我必定要“拜访”的地方。当我第一次来到上海书城,就被她的雄伟和壮美,深深叹服。上海书城总面积四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共有七层零售空间,说她为“城”,一点也不为过。她建成伊始,就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建筑地标之一。我相信,就全国而言,她也应该是开放式零售书店的翘楚。据悉,书城刚建成之初,读者进门购书要买门票,队伍排成长龙,从福州路、广东路、湖北路绕来绕去,几千号人连绵不断,蔚为壮观;甚至有人从南京、苏州、杭州坐火车赶来,一睹她的芳容。
说到书城,我和她颇有情缘。我每次来上海探家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到书城“弯弯”“转转”,那里浩如烟海的书籍,使我目不暇接,爱不释手,流连忘返。我会在书城如饥似渴地“泡”上一天。每次,我都会带上两只馒头、一瓶凉开水,从书城上午九点半开门,一直不停地浏览阅读到下午四五点钟。有时甚至忘记了喝水吃饭。及至要回家,才感到饥肠辘辘,这时才想到带来的馒头仍放在包里还没有动。
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的夏天。那年7月,我的第一本哲理随笔集《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那天我和文友曾亚波一起来到书城,正值暑假,书城里读者众多,熙来攘往,其中有很多中小学生。我们来到书城三楼,在《励志·成功》板块的书架上,我出版的那本书一摞摞地赫然在目!我非常激动,简直有点欣喜若狂!我写的文章终于变成了铅字,编印成了书,又出现在大上海的最大的书城!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奖赏和鼓舞了!我赶忙让小曾给我在书架旁和我的书合影留念。而后,我又耍了个小心眼,把我的书又分放一些到另一个书架上,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记得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向我讨这本“处女作”而我已没有存书时,我便到书城来买。想不到书架上已没有我那本书。我问书店工作人员,仓库里还有没有我的书,被告知已售罄,仓库里不会留有存货。我既有些遗憾,也很感欣慰,虽然我没有买到书,但我的书已售完,说明还是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想,这也有赖于书城的品牌效应吧。
后来,我常常在书城一些青少年阅读丛书里看到收录的我的文章,这也给了我极大的鞭策,我更加刻苦地读书,勤奋地写作,眼下我已发表作品二百多万字,出了二本书,第三本也即将面世,我还有幸加入了上海市作协。
前几天,我又一次来到了书城。因是周末,九点半不到,书城门口已有不少人在等待着。进入书城,“二十三载,感谢你的陪伴!”“道一句‘再见’,只为未来更好的相见!”的标语,随处可见,让人不禁怦然心动,而又感慨万千。“全场6折”“会员5折”,更有特价书3折。书城工作人员还在马不停蹄地拆包开封,让一捆捆新书上架,在进行最后的甩卖。这也不免让人产生凄楚苍凉之感。不少读者怀里抱着几本书,还在书架前徘徊,有的还拎着购书筐在四处寻觅。我也买了两本心仪的散文集,并请人用手机在书城门口和她合影留念,祝福她的明天更好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