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昨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获悉,近日,该院心内科团队为两名患儿进行了球囊扩张和扩张+支架植入介入手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两例患儿的病因“主动脉缩窄”极为隐秘,发现时机也十分“偶然”。
儿童出现高血压症状需重视
什么是“主动脉缩窄”?据该院心内科主任赵胜介绍,该疾病是儿童较少见的心血管畸形,属于复杂性心血管疾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这两例接受介入手术的患儿分别因骨折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入院治疗后进行后续检查才得以确诊。赵胜说,一周内两例接受介入手术实属罕见,“如果该疾病不治疗,会大大缩短患儿自然寿命。随着该病带来的并发症的出现,患儿生活质量日趋低下,最终会因顽固的高血压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脑出血等,时刻危及生命。”
为什么主动脉缩窄很难被诊断出来?赵胜说,因为主动脉缩窄患儿没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表现,且发病率低,容易被忽略。“此类患儿往往是通过体检或患其他疾病入院治疗后,发现血压升高而进一步检查时才被确诊,本次两例患儿分别因骨折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入院,在后期检查中‘偶然’得以确诊。”
介入治疗手段需分年龄而异
对于这种疾病该如何治疗呢?据了解,传统上来说,主动脉缩窄只能通过外科手术矫治,但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很大。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动脉穿刺将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治疗手段日趋成熟。
“特别是针对身体仍在生长中尚不能植入支架的2到10岁患儿,球囊扩张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也存在着难度,既要避免球囊太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不能过大而撑裂主动脉,或形成血管夹层,所以球囊大小的选择至关重要。而超过10岁身体生长接近停止的患儿,则可选择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在保护主动脉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再狭窄的情况。”赵胜介绍,在近期的两例手术中,该院心内科手术团队便针对不同年龄采取了不同的介入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