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不良APP沦为“时间围猎场”
生活垃圾“计量收费”,垃圾分类才能行稳致远
有明确人生目标, 减重控糖效果更好
好的生活状态是不仰望别人 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
独居老人呼叫装置值得推广
下一篇4 2021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能让不良APP沦为“时间围猎场”

■ 杨玉龙
耍花招 王恒/漫画
 

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各类规范的APP正让百姓工作生活日益便利。然而,记者调研发现,随着用户时间成为流量时代最有价值的要素之一,一些不良APP正通过化妆术、利诱术、隐身术等多种套路在各环节设卡,打造“时间围猎场”,大肆“收割”用户时间,从而实现牟利目的。(据7月20日《半月谈》)

诚如媒体报道的现象,政务服务APP让居民办事少跑腿,线上办公APP在防疫期间大展身手,购物外卖APP更成为网民“必需品”……这些APP虽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需要,但是“收割”用户时间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尤其是,当下,有的不良APP把网民有限的注意力视为可变现的“商品”,其目的就是从用户身上套取利益。

具体来看,有的APP之间不仅能相互唤醒,甚至能精准地跨设备推送广告。比如,在一部手机购物软件上搜索了一款冷门商品后,另一部手机的短视频软件竟然很快就推送了同款商品的广告。也正如有的手机用户表示,点开手机就像进入了APP“围猎场”,每个APP都想尽可能占用浏览者的时间。

当然,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不良APP的套路。以媒体总结的招数为例,乔装打扮诱点击,暧昧消息、工作消息都是虚假消息;心机利诱拖时长,赚钱之路、提现之路布满层层套路;匿影藏形阻退出,退出符号、关闭符号多是误导符号。这些,不仅会让消费者被误导,更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导致钱财受损,对此不能小觑。

APP原本是便利工作生活的网络工具,不应该变味儿。针对上述,有必要加强对市场的规范管理。对充满套路的APP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惩治措施。比如,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对APP的监管力度,而且应把依法严管变成工作常态。可以说,APP市场中的乱象,也暴露出行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就需要堵塞监管漏洞。

对于相关APP下载平台而言,也应负起责任。除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应用商店的行为监管,应用商店本身也须强化自律,确保手机用户下载的APP安全可靠、使用放心。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