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兴安同志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我发自内心地敬重他、佩服他。
初步了解他的人生轨迹和感人事迹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共同的母校吴圩中学,当时我还是一个模仿力、求知欲都十分强的懵懂少年。每当老师如数家珍地谈起吴圩中学建校这么多年来哪位同学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学有所成,金兴安的名字总是第一个被提到,并赋予一大堆溢美之词。自此,金兴安这个名字就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间,成为我学习和崇拜的偶像。走上工作岗位后,共同的文学爱好让我们时有接触,慢慢地成为亦师亦友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我们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金兴安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蒋集乡金巷村,没上几岁,父母双亡,他成为一个地地道道举目无亲的小孤儿。危难之时,他没有被新社会、新国家所抛弃。在党的关怀下,在政府的资助下,在乡里乡亲老师同学倾力相助悉心照顾下,他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锲而不舍的奋斗、百折不挠的拼搏,彻底改变了自己多舛的命运,从一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贫困少年成长为一名著名的作家、高级知识分子,其坎坷历程、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金兴安是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之人。个人成功后,忘不掉地方党委政府对自己的关怀备至,忘不了家乡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他思乡恋乡之情变得尤为迫切和浓烈,成天思思谋谋地想为家乡做出点什么。但他自始至终只是一介书生,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多少次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苦苦思索,他终于想到了最终改变自己命运的还是靠知识。他看到家乡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化还显得贫乏,群众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文化生活,孩子们需要好的书本,这是他回报社会、感恩家乡的正确途径。
于是,他马不停蹄,2004年7月28日他写信给当时的定远县蒋集镇主要领导,提出由自己出面协调筹资建房,无偿捐赠多年来收集珍藏的3000余本各种书籍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几万元奖金与稿费,在家乡兴办“作家书屋”(后改称农家书屋)。经合理规划,多方筹措,很快,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家农家书屋就这样在家乡蒋集落地生根了。
书屋建成后,很快就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个平台,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学到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加了劳动收入,群众得到了很多过去想都想不到的实惠。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更是书屋的常客,面对从未见到过如此海量的课外读物,他们兴奋异常,一头扑进书的海洋中汲取、遨游,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由此,家乡的一大批农家子弟进入全国各大高等学府。书屋传递着知识与文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风、民风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转变。
征途漫漫,经过十八年开拓和坚守,书屋由原来的两间平房发展到现今的“六室一馆”,书籍由原先的三千多册增加到现在的六万多册,并且拥有大量的音像、光盘等先进资料设备,既有规模,又上档次。
因成绩突出、影响巨大,书屋先后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安徽省第一家农家书屋”“‘双服务’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书屋建成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倾力支持。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批示、题字、来信来函;有关单位和个人捐款、捐物、赠书,留下许多翔实的文字资料与珍贵的图片。为了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提高家乡的知名度,让全民阅读在家乡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把十八年来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农家书屋”发展轨迹的所有珍贵资料无偿地捐赠给家乡定远,已建馆留记。在定远县委、定远县委宣传部的全力支持下,建立起一座独具地方特色的农家书屋文献馆。全馆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亲切关怀,巨大鼓舞”“感恩乡亲,创办书屋”“社会各界,热心相助”“各级领导,考察调研”“媒体宣传,影响空前”“全民阅读,硕果累累”。通过农家书屋文献馆,金兴安同志把牵肠挂肚的念想留在故里,让自己的一腔大爱回归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