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抬物价”必须露头就打决不手软
全社会应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冯仑称未来房价稳中有降 大家的好日子来了
深呼吸,最简单的长寿动作
根除非法“一日游”需要长效机制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社会应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 苏天真
 

刷脸支付、一键挂号、网上购票、支间办公……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不懂网络,到医院看病,因为不会预约挂号和自助缴费而六神无主;到餐厅吃饭,因为不会扫码点单和付费而在一旁干着急;在疫情防控期间,因为没有健康码而无法出门,更是成了一种无言的痛。

类似现象的存在,充分说明了社会的参差性。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既给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技术留出缓冲时间,提供各种针对性帮扶和便利,也明确了兜底式规定,但在日常,扫码支付,拒收现金仍在一些公共场所时有发生,令一些老人困惑茫然,更是一种令人揪心的痛。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靶向施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才能不落下老年人?如何填补老年人与时代发展错落的“数字鸿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分门别类地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在政策法规上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比如信号灯的时间设置,地下通道、过街天桥设计要有老年人安全升降,售票要保有人工窗口和通道,站点现场配备专服人员提供引导、帮助服务。尤其是零售餐饮商场等老人高频消费场所,在配备智能化终端服务基础上,也应设置传统现金消费通道。我们强调的是智能技术应为老年人群体服务,而不是一味强调让老年人学习和适应技术。应该说,目前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绝大多数是面向全社会人群,其适老化存在“错位”,例如易用性不足,即使老年人投入时间去学习使用,未必获得产品带来的好处,也得不到老年人的需求认可,无论从外观还是使用感受上,都给老年人用户留下不好学、不好用、不值得尝试的印象。

既要在智能技术发展的当下为人工服务、线下办事渠道留下足够空间,也要完善适老化智能产品供给,从“供”“需”两端发力,应老之所求,解老之所需。可以肯定,只要全社会都来帮助更多老年人学会上网、扫码、刷脸、智能手机,才能让老龄化社会与数字时代同行,让更多老年人在数字时代安享更多便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