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无为,是个鱼米之乡,盛产黄豆,自古有自制石膏豆腐的习俗,特别是在腊月,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纷纷磨制豆腐,以备年关和正月享用。现如今,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准大幅提高,购买成品豆腐十分方便,现已很难见到乡亲父老自制白花花豆腐的过程。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发源于安徽淮南,据史料载为淮南王刘安所创,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淮南市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豆腐文化节,是名副其实的豆腐之乡。文化节期间,极品展示数十种豆腐菜系,说明豆腐文化在中国深入人心,源远流长。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选料、浸泡、磨制后加温烧煮,用石膏或内脂点浆后压块成型,可制作水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臭豆腐、豆腐卤、油炸豆腐块、豆浆等多种品系。目前市场上的豆腐制品基本上为化学内脂点浆而成,产量较高,成本较低,但品味较石膏豆腐差异明显,已失去石膏豆腐本真的原生态特征,无论色泽和入口口感已逊色不少,且有微许副作用,谈不上绿色食品。
制作石膏豆腐的关键要素有三,其一是要用原始的石磨磨制,厚重的石磨被人力或牲畜(如牛、马、驴)的辛勤推动旋转,如唱着古老的歌谣,洁白而细腻的豆浆汩汩流出,为制作优质豆腐提供了上等的原料,因为石磨磨制的要素成分,原汁原味,未受到任何机械损伤,保持了最基本的生物特性;其二,要有清澈的水源,水清,则豆腐白而嫩,反之,豆腐则色黄而味欠;其三,要用石膏点浆,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受热膨胀,成为豆腐制作的上好凝结剂,石膏同时可用于食用、医药、农业等,有清热去火的作用,用石膏点制豆腐,对人体无害,制出的豆腐白嫩而酥软,口感极佳,食之,让人回味悠长。
多年来,我对石膏豆腐的两种烧制念念不忘,充满浓厚的情感,一是水氽豆腐烧制,将清水烧开,放入盐、姜末、精制食用油、少许酱油,将鲜精肉切块锤制,放入锅中,至水沸,将切块而雪白的水豆腐放入,添加青绿的蔬菜,一盆清香可口、白绿相间的水氽豆腐即可入席;二是红烧豆腐的民间制作,将铁锅烧得发红,放入油、盐等,将块状的石膏豆腐置入锅中,小心拌翻,加入少量清水,盖锅半小时,小火文制,待豆腐内布满孔状,加入姜、葱末,可盛之食用,极为鲜美。
因此,我怀念石膏豆腐,就像怀念一首经典的童年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