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一则答复函,披露教育部答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珠算文化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提案》的具体内容。答复函称,“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珠算学习要求,从‘看到算盘’‘知道算盘’到会简单的珠算口诀,拨珠运算,我们将把这一问题提交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认真研究。”(9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很多国际权威期刊上,珠算与中国的四大发明一起被收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古代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珠算是涉及区域最广、涉及人数最多、涉及时间最长的专业文化、实用文化与大众文化,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2008年,珠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如此重要的遗产,岂能任其没落乃至消亡?
正因珠算是极其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全国两会,都有“珠算文化不能丢”“让珠算文化进小学”等呼声出现。
有人可能要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要让孩子们学会打算盘?的确,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大量流行,算盘早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如今的手机也可以进行计算,算盘不再是进行运算的“独门秘籍”。然而不可否认,珠算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在上了年纪者的记忆中,那些会打算盘的人,一边念着“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九九归一”等,一边运指如飞、噼里啪啦地拨动着算盘,给人一种头脑、思维均十分灵活的感觉,让人很是羡慕。而如今,各种电算手法则使运算者越来越“傻瓜化”、迟钝化。
可见,教育部的确应该研究让珠算文化进小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当然,让珠算文化进小学,只宜让孩子们必修这门课,不宜组织考试,以减轻学生负担。如今,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在开展以算盘为基础的珠心算培训,珠心算学习也可以考虑开进校园,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免费学习,以此锻炼记忆力、注意力和空间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