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不得对外承包 应成为食品安全底线
非常道
“奇葩团队”费力不讨好源于团建跑偏
“救命神器”虽神奇 “无人会用”也枉然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救命神器”虽神奇 “无人会用”也枉然

□钱夙伟
 

近日,因一起艺人录制综艺节目时猝死的意外,推进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引起公众关注。记者12月3日在成都走访宽窄巷子、人民公园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后了解到,成都近年来由政府出资在公共场所配置了100台AED,但使用率不高。(12月4日中国新闻网)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又称心梗“救命神器”。

其实,AED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体现出急救新观念,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有专业人士表示,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把突发疾病的救助依赖于专业的医护人员,但殊不知很多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要把这种观念改变过来,普通的群众通过培训和操作,也可以救助他人。安装在人流密集处的“救命神器”,同时也在向更多的人普及这样的急救新观念。

现在“救命神器”存在的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知晓率低。尤其是后者,在许多城市,大部分都成为了摆设。急救心源性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仅有短短4分钟,由于交通状况等原因,急救车4分钟内很难到达现场,而除颤器则可以弥补这个空缺。可目前除颤器却陷入了“平常无人问津,关键时刻无人会用、无人敢用”,以至于“使用率不高”的窘境。

“救命神器”让市民多了生命的保障,但前提是关键时刻有人会用。因此,在密集场所配置更多AED的同时,还应设立培训基地,组织医疗机构开展AED使用培训,广泛开展急救志愿者培训,通过多种方法,让更多的人会使用“救命神器”。显然,在加大配置密度,弥补数量不足的同时,也要加快解决“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否则,“救命神器”虽神奇,但“无人会用”也枉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