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郑某开了一个有2000多只鸭子的养殖场。自2018年9月起,当鸭子感冒、肠胃不好或者生蛋较少时,郑某便给鸭子喂食添加了氟苯尼考等抗生素药物的饲料。明知服药休药期间产出的鸭蛋不能进行销售食用,郑某却不以为意,仍将“药蛋”销售到某禽蛋批发市场。日前,宁波镇海法院判决了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涉案人郑某被判刑6年。(11月6日《宁波晚报》)
为何出现了“药蛋”?原因很简单,这个养殖户在养殖蛋鸭的时候,蛋鸭经会患上感冒、肠胃不好等疾病,一有疾病他就给蛋鸭饲喂兽药。而氟苯尼考作为一种兽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鸡、猪、牛、羊等养殖动物的细菌性治疗,因为“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可是,这种药品的残留十分严重,尤其是在鸡蛋、鸭蛋中残留更厉害。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一个规定——服药休药期间产出的鸡蛋、鸭蛋不能进行销售食用。而实际上,近年来,一些企业或个人无视国家法律、唯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按标准生产,以假乱真、滥用药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打碎“药蛋”身上厚厚的“蛋壳”更为重要。
其一,需要打碎唯利是图的“蛋壳”。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就不至于出现“吃农产品就像吃兽药”的尴尬。唯利是图的“蛋壳”恰恰暴露了商业道德的问题。
其二,需要打碎兽药残留的“蛋壳”。兽药残留不是小问题,这就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研发,多研发一些“低毒高效”的兽药,还应该建立“兽药实名购买”制度,限制“高残留兽药”的使用范围,做好监督。
其三,需要打碎检测无力的“蛋壳”。按照制度规定,所有农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都需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销售。试问,如此不合乎饮食安全标准的“药蛋”何以顺利进入市场?检测环节何以成了摆设?
总之,不是所有“药蛋”都只能等“法槌”敲烂,这个时候“药蛋”已经进入了百姓的肚子里,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