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天从高雄登陆,让海峡用每一阵潮水,让潮水用每一阵浪花,向长长的堤岸呼喊,太阳回来了,从南回归线,春天回来了,从南中国海……”
时令已值寒冬,然而我到达高雄的那天,西子湾上的艳阳温暖如春,不禁想起了余光中老先生的这首《让春天从高雄出发》。此刻,站在西子湾的鼓山上,放眼四周,近处山峦叠翠,有“国立中山大学”字样的巨大石碑映入眼帘,不远处的爱河之畔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不紧不慢,仿佛眼前的场景是春天里流动的画廊。
行走高雄的第一站便是西子湾山岗上的打狗英国领事馆,该馆建于1866年,是清朝外国人在台湾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为什么叫“打狗英国领事馆”?我很是纳闷。走进里面的陈列室,才知道原来“打狗”两个字并没有侮辱的意思,它的来源还很有学问。
最初高雄的土著居民是平埔族,他们为了防备海盗种了竹林作为篱笆围墙,平埔族称竹林为“Takau”,按照发音“打狗”便成为这里的地名。日本人侵略台湾后认为“打狗”二字不雅,“Takau”的发音和日语的“高雄”相近,他们就根据发音把这里写作日文“高雄”,而读音依然是“打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就把“高雄”沿用了下来。可见,“打狗”两字蕴含了高雄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台湾近代历史樱桃芭蕉之沧桑。
领事馆的建筑风格属于后文艺复兴时代的巴洛克式风格,一幢小小的二层楼,白色的格子窗,红色的砖墙,迂回宽敞的长廊,楼的周围是绿色的草坪,特殊的花栏、石雕和圆拱都与众不同。这是由当时的大英帝国陆军皇家工程部设计监造,是台湾现存的西洋式建筑中最为古典的英国式建筑。一股优雅的英伦风情。内部陈列室展示了台湾近百年来的文献,有台湾近代与外部交往的史料,有“打狗”地区人文、历史、地理背景介绍。
第一站为何选择这里?我想,除了领略这栋洋楼在海天一隅别具一格的红色巴洛克式建筑的美感外,这座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的洋楼,足以让每一位莅临者感受宝岛的往日岁月。从“打狗屿”“打鼓”到“高砂”“高雄”;从“洋路湾”“洋子湾”到“西子湾”……这一个个名字的更替无不解读了这山海交接处千百年的沧海桑田。你看,那年迈的阿嫲和阿伯正枯坐海边,他们在夕阳下的剪影让人有无尽的岁月感怀,不禁想起了阮义忠先生《失落的优雅》一书中那些关于台湾的经典黑白照片。一抹晚霞中,那些曾经的峥嵘与羞惭已经随他的车轮远去,唯有这所大学的教授余光中先生的那些诗句,让每一位行者在此都会依依远眺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领事馆内“世纪之眼:高雄港时空记忆”的史料展示,仿佛让我看见了甲午风云的战舰,听见了太平洋战争期间高雄上空隆隆的轰炸声!然而,领事馆前的古典玫瑰园,又让我领略了100多年前的风华岁月……小小的广场上,摊贩们摆出了各式小吃,人们在品尝午茶套餐、晚茶套餐,咖啡厅内三层式的点心和饮料给你一个最悠闲的黄昏时光。都说台湾小吃丰富,仅仅就在这打狗领事馆前一瞥,我就能充分感受到十足的“台湾味道”。
这是我到台湾的第一个夜晚,也是一个动情的夜晚,台湾这片神奇的土地就这样一览无余地呈现在面前,索性,夜游吧。说是夜游,其实是在高雄的街道上疯跑。这时,我看到一条街巷里一位阿嫲推着一个小车,远远地飘着一股香气,便走近与这位阿嫲寒暄起来。原来,这位70多岁的阿嫲小车里卖的是鸡丝面。“阿嫲你年纪这么大了,不在家享福,还出来做生意啊?”“我在这条小巷子里卖鸡丝面已经三十多年了,停不下来,年轻人上夜班,下班时候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鸡丝面多好啊,”阿嫲看着我继续说,“我儿子就特别喜欢吃我做的鸡丝面,现在他去大陆做生意了,每次回来,都要吃我亲手煮的鸡丝面呢!”
看着这位推着流动小车子的阿嫲,慢悠悠地安放在巷子边上,她不停地忙活着,亮起招牌,在夜深人静的小巷里,她在等待着一批又一批夜归的人,或许也在等待儿子的再次归来。看到巷子里冒起的蒸汽,心里有一种暖融融的朴素感。
在高雄漫步,我发现这里的路名也是让人心生敬畏的,尤其是以数字命名的路,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每条道路的名称都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意,都可能来自一个典故。夜色的高雄,那些熟悉的、陌生的,都在朦胧之中,那闪烁的霓虹、静谧的街巷,还有那些我们听不懂的方言,都让我感觉台湾的底蕴和风骨,以及他们对中华文明应有的尊重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