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往事》:谍战小说的一次小收获
我从田埂走来
渡江女英雄马毛姐
3上一篇 2019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渡江女英雄马毛姐

□ 金其恒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70年过去了,女英雄马毛姐的名字还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久久难以忘记。马毛姐是无为县青岗乡马家坝人。马家坝靠近长江,沟汊纵横,湖泊密布,百姓大多以捕鱼为业。马毛姐家里除了低矮的小茅草屋和几亩薄田外,还有一只用以捕鱼的小木船,这就是全部家当。

无为是革命老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无为东部,濒临长江,与芜湖市隔江相望,江岸线长达125公里,是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1949年1月21日无为解放后,广大群众热烈响应毛主席“打过长江去,活捉蒋介石”的号召,积极报名支前参战。当听到需要船工支援的消息后,年仅15岁的马毛姐立刻自动报名要求参战。得到批准后,她整天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把船开到河中,教那些来自北方的战士拉蓬、撑篙、掌舵、下锚、识风向、辨方位,熟识水性。这样的“实战演习”,风雨无阻,雷打不散,一直坚持了51天,直到渡江战役的炮声打响。4月20日深夜,百万大军开始渡江。马毛姐不顾解放军战士劝阻坚持登上木船,在枪林弹雨中,不怕流血牺牲,连续四昼夜,哥哥划船她掌舵,硬是用木船运送解放军强渡长江。22日夜,船划至江心,她哥哥裤子被敌人子弹打穿,不免十分慌张,她却挺起身子安慰她的哥哥:“不要紧,用力划,快抵岸了。”妹妹的坚强激发了哥哥的勇气,船迎着激浪像箭一般地向前疾进,终于安全地抵达对岸。

在渡江战役中,皖北地区(当时安徽尚未建省)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共出动常备民工和临时民工279万人次,担架15000副,修复铁路210公里,支援粮食18万吨、大小车98000辆、船只10000多艘。(《当代安徽简史》)

渡江战役胜利后,为了表彰在支援解放大军渡江,取得渡江战役伟大胜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皖北区共评选出英雄模范2200名,其中特等英雄3名,一等功臣296名,二等功臣429名,三等功臣973名,四等功臣499名。马毛姐被评为一等功臣。(安徽省档案馆资料)

渡江战役胜利后不到3个月,1949年7月15日,皖北区党委机关报《皖北日报》即在第三版刋登了该报记者南岗、屈健撰写的《女英雄马毛姐》一文,第一次报道了马毛姐的英勇事迹。一时,马毛姐的名字在无为城乡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1949年11月30日,皖北区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合肥召开。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宋日昌,副主任郑抱真、李云鹤于11月22日联名发函给巢湖专员公署,专门邀请马毛姐参加会议。函中说:“兹聘无为牛埠区马家坝渡江一等功臣马毛姐为皖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直接邀请代表,希转请于25日来肥参加会议。”(安徽省档案馆资料)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皖北召开的最高级别的人民代表会议。年仅15岁的马毛姐被“直接邀请”光荣地出席了这次盛会,是出席这次会议399名代表中年龄最小的代表。

就在这次会议上,作为皖北民主青年联合会筹备会的代表参加会议的黄辛白(原高教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的丈夫)在大会发言中高度赞扬了马毛姐的英雄事迹,号召广大青少年向她学习。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