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眠不觉晓”的季节,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苦恼“今夜无眠”。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昨日,合肥市四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朱道民提醒,60%以上的睡眠障碍源自“心病”,心理治疗不可或缺。
“假失眠”暴露真问题
“医生,我又失眠了,我昨夜又是整夜没睡,白天困得不行,什么都干不了。”39岁的朱芳因自觉失眠在合肥四院住院治疗。每次医生查房,她都会诉说着同样的话。但真实情况却是,睡眠仪器监测显示,她的睡眠并无异常;护士夜间多次查房也证实,她睡着了,还睡得比较熟,以至于护士多次进出,她都毫无察觉。
朱道民主任介绍,这样的失眠是“主观性失眠”,又称之为“假性失眠”,病人的实际睡眠情况和主观感受不符。患者睡得并不差,但总是夸大自己入睡困难,或睡眠减少。由于患者自己觉得没有睡好,会导致白天精力下降,疲劳,甚至继发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这种“假性失眠”是较典型的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失眠,在治疗时将会更加侧重于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心理致病源。
失眠与抑郁是孪生兄弟
宋阿姨今年60岁,性格爽朗大方,退休前是单位骨干,退休后是持家好手。外人眼中的她生活得有滋有味。春节前,宋阿姨因琐事与人发生争执后,开始出现失眠症状,晚上入睡困难,白天不爱讲话,不想动弹,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严重时,一天24小时都无睡意,即便用药,也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饱受失眠折磨的宋阿姨感觉筋疲力尽,非常痛苦。
三周前,宋阿姨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合肥市四院就诊,才知道这次的失眠其实是抑郁症在作祟。
该院睡眠障碍科主治医生张玉介绍,经过诊断,宋阿姨不仅患有失眠,还患有中度抑郁,日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消极悲观等,且这些症状晨重暮轻,是典型的抑郁症症状。但患者本人往往只关注到失眠这一外在表现,而忽视其他的症状或改变。
张玉说,其实,失眠与抑郁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抑郁多表现为失眠,而失眠后又会让人产生抑郁情绪。两者常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来睡眠障碍科就诊的患者,很多都是失眠伴有抑郁、焦虑症状。
失眠可防可治,不必过于紧张
在临床上,失眠症由外部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致。据朱道民介绍,60%以上的失眠,尤其是单纯的失眠症状,大多数都是由心理因素所致。在治疗时,就不单是治疗失眠症状,更会侧重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在临床上,会综合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治标更要治本。
朱道民说,失眠可防可治,不必过于紧张。首先,对失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睡不好并不等于失眠,失眠症是一种疾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一周内至少有三个晚上出现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者有无法恢复精力的睡眠引起的不适,伴随白天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病程持续三个月,才可以诊断为失眠症。短暂的睡眠不好人人都会出现,一般可以自行改善,不必因此过分担心。
其次,预防失眠要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情绪,多些兴趣爱好,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等都会对情绪和睡眠有帮助。
再次,治疗要规范。正常成人的睡眠时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自己平日相比,一旦反复出现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多梦等症状,影响日间生活及工作,自我调节也无法改善,此时,就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让专科医生先评估,分析失眠背后的原因,对因治疗,切记不可盲目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