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累积下来越来越多却不愿意删除的“数码囤积”,和真实生活中的乱堆杂物一样,会让我们压力倍增。据悉,“数码囤积”还造成个人和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有时找到需要的邮件比登天还难。有人说:“我的收件箱有两万封未读邮件,手机里有三万张照片,笔记本电脑上此刻开着18个浏览窗口。杂乱的数码文件入侵了我的生活,让我不知所措。”(3月17日《参考消息》)
所谓“数码囤积”,是指毫无意义地囤积数码文件,最终导致压力和混乱。早在2015年,“数码囤积”这个词就在一篇论文中出现,一名荷兰男子每天拍摄上千张数码照片,他从来没有用到或看过他储存的这些照片,却坚信它们将来会有用处。其实,这是网络时代一种新型的囤积症,是一种现代病,得治。
从医学上来说,“数码囤积症”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很多人习惯了每天用手机不停拍照,大部分是街景等无意义的照片,每天甚至要拍上1000多张,拍完照后再花3到5小时整理好,存入硬盘中。但问题是,此后这些照片就再也没看过,也就是说,在拍摄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些照片在某个时候肯定会有用,但过后却束之高阁了。
如此反复,硬盘中的文件越来越多。表面上看,现在的硬盘都很大,就算存入的文件多点也没什么;但是,当储存的东西越来越多,大多数人会失去掌控感,尤其到了某一天,看到那么多的文件需要整理或学习时,一下子就会产生焦虑,文件堆积如山,应该从哪里下手呢?焦虑之下,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所以,作为智能时代的数码用户,一定要养成随时整理硬盘的好习惯,对于那些并无多大意义的文件,可以果断删除。并且,现在的文件遍地都是,拍照也很方便,因此用户应选择性储存,在保存之前,可问下自己,这物品究竟有没有存储的必要,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认为反正硬盘空间大,先存盘以后再说,其结果,只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让硬盘不堪负重,引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