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里的空气清新而凉爽,微风从佛子岭水库飘来,带着淡淡的酒糟味道,那是“迎驾贡酒”散发的情思,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一落脚,霍山友人叶磊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这里是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氧吧,从大城市来的人,无论是干什么的,都可视为休闲度假,享受生活。
的确,霍山地处大别山区,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巍巍山脉,情深似海,到过霍山的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座秀美的山城,处处是“宝”。叶磊先生不厌其烦地介绍说:霍山有“五宝”,第一宝是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第二宝是绿化,森林面积达 15 万公顷,林木蓄积量 60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6.18%,林木绿化率 77.9%;第三宝是水质,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 II 类水以上,属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第四宝是空气,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4%以上,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 56,年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 4194 个/ cm3;第五宝是旅游资源,大别山主峰所在地,处处青山环抱、绿水长流,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宛如一幅绝美的天然山水画卷。
分明,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一处人间仙境。
于是,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沿着叶磊先生提出的规划图,走进大山,走进森林,走进村寨,去体验霍山“五宝”的奇特魄力。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如果要问我来霍山第一感官最强烈的是什么,我会大声地告诉你:满眼皆绿。放眼望去,山城的大小建筑都隐藏于巍峨的大山与茂密的树木之中,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整个县域就是一座庞大的森林公园,是绿色大合唱,更是绿色海洋。
山高、水阔、林深,大自然赋予霍山无穷的资源,也赋予了这块大地无尽的灵性。这个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元年的古老郡县,经过长达1500年的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文脉兴盛不衰,不说县城的文庙,单从地理名称看,就让人浮想联翩。这里的水库,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读起来文绉绉,朗朗上口;这里的河流,真龙地河、救母河、杨三河、马槽河等,人情味十足,字里行间充满了民俗风情;这里的山脉,白马尖、狮子尖、狼子尖、老钹河、六万寨、龙凤山、铜锣寨等,不经意之处彰显着明显的人文特征。最有文化含量的,当数其16个乡镇的地名,漫水河、落儿岭、太平畈、大化坪、黑石渡、单龙寺等,每个名称都有历史典故,都有美丽传说,都有动人故事,都有古迹遗存,让人文思泉涌,大有流连忘返之慨。
行走在霍山大地,我能够真切感受到,叶磊先生介绍的“五宝”,处处可见,遍地皆然,堪称无价之宝。近年来,霍山县的全域旅游方兴未艾,共打造 4A 级景区 5 家,国家地质公园分园区 3 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1 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1 个、省级研学旅游基地 1 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5处,正在申报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3处,漂流体验游、石斛养生游、温泉休闲游更是精彩纷呈,充满神奇,热度倍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生宜居宜游地。生长在大山深处的霍山石斛,素有“养生仙草”之称,名列“十大皖药”榜首,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支撑。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令我感到无比惊喜的是,这么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身的大山深处,过去曾是“鬼不生蛋”的地方,现如今涌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在山里像燕子垒窝一般,利用国家“大三线”时期遗留下来的军工厂老旧厂房,悄然建起了一座座艺术宫殿。
月亮湾,一个诗意的名字,中国作家协会、安徽省作家协会的大作家们,在原淮海机械厂旧址,建起了书院和作家工作室,签约入驻国家级作家18人,成为中国作协的文学创作基地,国家文化部老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亲自题写“霍山东西溪乡月亮湾作家村”的“村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女士率团莅临作家村采风,这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山村立刻沸腾了,一时间世人瞩目。
仙人冲,顾名思义,肯定是有仙人的地方。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国新挂帅,在这里建起了“大别山仙人冲画家村”,成功改造了原皖化厂和皖西厂遗留厂房,入驻全国各地的画家60余名,画家工作室、雕塑工作室、博物馆、俱乐部等陆续投入使用,一时间,各路“大仙”云集,使这个仙人冲地名,变得越来越名符其实了。
屋脊山,这是一个堪称能与黄山相媲美的山川,以日出云海景观闻名遐迩,伴着漫山遍野众多映山红,天然造化,美不胜收,被打造成了华东地区第一个摄影家村,成为中国摄影报大别山专题摄影讲习基地,为大美霍山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
此生遇见,绝非偶然。
徜徉在作家村,漫步在画家村,回眸摄影家村,我突然觉得,这“三个村”的兴起,或许不能一下子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一定为古老的霍山增添活力和魅力。三个国字号的艺术村,三批国家级的艺术家,配上霍山的“五宝”,以及霍山石斛、霍山黄芽、霍山黄玉等,与勤劳善良的40万霍山人民一道,必将实现华丽转身,带着自身的光芒,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散发出更加艳丽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