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小红头”鲜为人知的故事
留住秋色
稻草灰
下一篇4 2018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庐江“小红头”鲜为人知的故事

□ 庐江 夏冬波
 

我是2007年3月调任原庐江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分管文化艺术科(文化馆、文物局和图书馆)工作。当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遗普查工作。其中,我重点负责庐江“小红头”制作技艺的普查申报工作。

说起庐江“小红头”制作技艺,不得不提起淮军名将吴长庆。当时,我的《淮军名将吴长庆》书稿已经于2008年6月完稿,同年12月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通过各种渠道,对于吴长庆与庐江“小红头”制作技艺已经有过详细调查,并且在拙著第八章专门有一篇文章——《庐江“小红头”》。

当时,普查的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吴长庆与庐江“小红头”的史料证据;二是庐江“小红头”三种说法究竟如何表述?三是庐江“小红头”的传承现状。

吴长庆与庐江“小红头”的史料证据

吴长庆(1829~1884年),字家善,号筱轩,又称小轩,安徽庐江人,是晚清有影响的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是淮军最早成立营号之一“庆字营”统领。咸丰十一年(1861年)淮军创建,吴长庆以所部500人组成的“庆”字营被编入淮军。同治元年(1862年)春,赴沪作战,遂为淮军创立最早的4营之一。“庆军”到1868年最多时有15营,剿捻后裁4营,还有11营,其中马队3营,步队8营。1876年刘玉龙炮队1营编入庆军,成为近代中国炮兵之发韧,庆军又为12营。庆军长期驻防在江苏、浙江、上海等江防要地。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二十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当时中俄因伊黎交涉处于紧张时期,清廷下令各省加强海防,沿海戒严。遂令吴长庆帮办山东海防。吴长庆驻军6营在山东登州,并未赴浙江提督之任。是年冬,法国入侵越南,南方紧张,十月调任广东水师提督,也未赴任。仍驻军6营在登州。余下6营仍然驻军浦口,由曹德庆统带。光绪七年(1881年),吴长庆驻军登州,受命帮办山东海防并节制山东全省军务。随后移军驻蓬莱阁。

庆军的主要将士是安徽庐江县人。庐江为鱼米之乡,民众以大米为主食,到了山东驻防,这时遇到南方人不习惯吃面食的问题。将士吃不好必然会影响战斗力,身为庆军统领的吴长庆还是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尤其在光绪八年(1882年), 朝鲜发生“壬午兵变”, 吴长庆受命率6营庆军赴朝戡定,对庆军战斗力又是一个考验。而庆军将士素食大米,对麦面食很不适应,加之渡海赴朝参战,出现食欲不振、体力减弱、士气低落的现象。吴长庆深以为忧,究竟有何办法呢?

我2006年11月到南通参加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有幸认识了南通张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廷栖先生,请他帮忙找一找张謇《壬午东征幕府笔谈》,张会长答应了并且不久就寄来了复印件。我兴奋不已,在《壬午东征幕府笔谈》的后面,竟然有吴长庆亲笔写的关于制面食的文字:

“制细面用水则不膨胀,要加别样甜水始可膨胀。贵厨所用甜水制之之法如何?

粗细用淡水皆不发,所谓碍也。需用药水始发。面无异,水有异,故味因与之俱异。呵呵。”

“贵厨”是指朝鲜厨师。这里吴长庆谈到的“甜水”发面和“药水”改味,正是庐江“小红头”的发轫。

张謇是庆军幕僚,《壬午东征幕府笔谈》记于光绪八年(1882年),记录吴长庆戡定朝鲜“壬午兵变”的重要事件。由此,吴长庆与庐江“小红头”的渊源并不是所谓传说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且“甜水”发面和“药水”改味的事情应该在庆军驻防山东登州时已经使用了。

庐江“小红头” 三种说法究竟如何表述?

一、庐江“小红头”的发明厨师是陈长宽,还是殷光艮?记载不一。我们认为庆军数千人,厨师应该有很多,且庐江“小红头”的尽善尽美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工艺改进过程,是多人共同的智慧结晶。既然陈长宽和殷光艮都有记载,不如采用并说方法,即“厨师陈长宽(一说殷光艮)”,这样比较稳妥。

二、坊间传说吴长庆在朝鲜不得志,有军功而没有升官,就做了很多“小红头”(“小红头”外形有点像大清国的红顶子)送给上司和亲友,以泄私愤。这个我们没有采纳。因吴长庆素有“儒将”之名,且他戡定朝鲜“壬午兵变”朝廷也很快封赏他三等轻车都尉。

三、“小红头”为何要装入精制的小竹篓中?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小红头”是“淮军干粮”,庆军作战时将其挂于身上,取用携带方便,通风透气,且久贮不坏。所以,我有专文《淮军干粮——庐江“小红头”》发表于报刊。

庐江“小红头”的传承现状

陈长宽(一说殷光艮)告老还乡后,庐江小红头正式走入民间。现在,经过几代人的总结和改进,影响越来越大,制作更加精细,庐江 “小红头”已经是地方特色名点。其主要特点:油糖滋润,色泽金黄,香甜酥松,细腻无渣,馈赠亲友,携带方便。食用方法多样:可蒸、可炸、可炒。但生产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传统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当时,寻找实物都比较困难了。因此,我们选择安徽锦怡假日酒店为申报单位,总经理吴江也十分重视“小红头”工艺传承,他亲自制作,技艺娴熟。我们在一起商讨,在保留传统“小红头”外观形貌的基础上,改进“小红头”的重油重糖,将其口味改淡,并且添加牛肉、水果酱等,做成牛肉味、水果酱味的,使产品更趋科学、更趋多样化,味道更加鲜美可口。再改成真空包装,可保鲜数月。庐江“小红头”从此成为庐江“非遗”的美食名产。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