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11月21日晚,随着小千金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降生,52岁的周应雄终于当爸爸了。他原是贫困户,老实本分,一直单身。对口帮扶的扶贫干部将一个合适的女子介绍给周应雄,去年4月两人喜结连理,成就了“扶贫送老婆”的一段佳话。(11月28日澎湃新闻)
其实,多看几则所谓“扶贫送老婆”的新闻便会发现,这些事情的本质就是“帮人介绍对象”而已。即使放在脱贫攻坚的现实语境中,扶贫干部给贫困户介绍对象这事,也是正常合理的人情往来。至于最后的“喜结连理”,都是在当事双方感情甚至是爱情的驱动下水到渠成的。如此看,这也跟“扶贫”二字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恰好涉及的当事人身份是贫困户和扶贫干部罢了。
所以,“扶贫送老婆”是精准扶贫,完全是一些人和相关宣传方面的自我主观臆测。偏偏要将温暖的人间小故事,硬往大层面上去扯,但实际上并扯不上,结果只会徒增笑料。这样来看,他们有的只是目的性和功利性较强的实际导向,而没有了“给人介绍对象”的那种人情纯粹,所呈现出来的只会是扶贫工作的尴尬与异化。对此,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积极将其作为一个现实宣传点,也难怪媒体说其是“高级黑”了。
再来说“扶贫送老婆”中的“送”字。从词语使用上讲, “送” 字是带有支配性的,“送”的对象没有什么选择权,甚至可以说这所谓的对象,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工具和物品而已。
那问题又来了,老婆或者说女性,可以被当成工具物品吗?显然是不可以的,毕竟维护女权,男女平等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那“送老婆”的表述,便带有对女性的轻视甚至是物化的倾向。
扶贫工作也是要操守和脸面的,不能无所顾忌,甚至突破底线。进一步讲,过度宣扬“扶贫送老婆”的噱头,而不是实实在在传递贫困户那朴素而纯粹的爱情,那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便是一种现实走偏,更暴露了宣传方自身那畸形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