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清时的科举制度,省级考试叫“乡试”,国家级考试叫“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设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今建国门桥西北部),考中了便称为“贡士”或“进士”。人们常言“进京赶考”,说的就是参加会试。明清时贡士的录取名额不定,明代约300名左右,清代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1730年),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共取96名。光绪九年(1883年)进京会试考生达1.6万人,只“赐陈冕等三百八十人进士及第”,录取率仅为1.9%。
科举应试及第之后,县州府会派遣特定人员向考生家里递送“榜帖”,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云:“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明清时的榜帖规格尺寸更大,以方便送到学子在厅堂“升挂”。明代王锜《寓圃杂记》云:“孟端诸子连中进士为京官,同处一邸,书春题于壁曰:‘四壁金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回’,人多羡之。”
在北京举办的会试结束后,会在天安门前设“龙棚”(位于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东南侧)张榜公布进士名单。放榜位置在礼部大堂前,其大致位于今前门(正阳门)东北侧,即东交民巷西口路北(今天安宾馆一带)。明清时天安门有千步廊,廊外环筑宫墙。墙外两侧集中了当时的中央衙门,礼部在东宫墙外最南面。因放榜正值杏花盛开时节,故称之为“杏榜”。
会试揭榜后,还要在紫禁城太和殿前举行“殿试”,此后会举行“传胪”仪式,由皇帝宣布登第贡士名次。考中贡士的考生姓名会被写在“黄榜”上,张挂在临时搭建的“龙棚”内,“棚高丈余,上绘腾龙,下为云海,黄榜依登第名次而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