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老去的炊烟
小镇茅肆
补锅
爷爷和粮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补锅

□ 王富强
 

昔日农村,曾培育出许多优秀的民间匠人,这些带有温度的匠心技艺一代代口传身授,陪伴着我们许多年,让所有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接受或认同。

锅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炊具,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都要用。虽然是铁做的锅,也有自然的损耗。时间长了,锅体布满一道道细如发丝的裂痕,并伴有渗水现象。半天滴一滴,烧一顿饭就是滴几滴而已。又过一段时间,水滴的速度明显加快,影响烧饭。先是自己到水塘边抓点泥巴,往裂缝里轻轻一抹,这种方法是短暂的,过两天裂缝里的泥巴干了,水又“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再补,又漏。重复两次后,自己感觉再也不能凑合了,便开始关注每天经过门前的手艺人。

那时常有补锅的师傅走村串户,人未到先传来一串冗长又高吭的长调:补锅补搪瓷缸、白铁锅铝锅换底……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跑出来跟在补锅人的后面嬉戏打闹,偶尔也像模像样地学着喊一嗓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师傅一旦有生意,便卸下担子,根据锅的破损程度商讨价格。师傅从行情、专业、使用等方面列举出许多充足的理由来抬高价格,主人则想尽办法进行“砍价”,怎奈师傅走南闯北练就一张好嘴皮,不善辩论的主人哪是对手,几个回合就木讷无词了,一气之下不补了。眼看生意就要泡汤了,师傅主动降价,一番说辞又缓解尴尬氛围。补锅的师傅从筐里拿出一根像蜡笔棒一样的黑乎乎的东西,用火柴点燃,冒出一股特别呛人刺鼻的黑烟,燃烧出来的液体对着裂痕处滴一滴,用手轻轻抹平即可。其过程就这么简单。

如果铁锅破个窟窿,那就要换另一种补法了。先将窟窿四周适当扩充,清除残渣,见到新茬。师傅开始点火升炉,拉起风箱,一会功夫就把炉上的小坩锅烧得红通通的,放进一块生铁片,很快便被高温溶化,师傅舀起一小勺铁水,顺着锅沿一粒火珠滚向破洞,用根短木棍沾湿轻轻按住,一个新的补疤将窟窿堵得严严实实。再用粗细砂布打磨平整光滑,不能有一点儿磕绊之处。

补锅的师傅同时还兼营其他的业务。

铝锅换底。铝材轻便,加热快,不生锈。可时间长了铝材会氧化,针眼般的小气泡遍布锅底,烧饭时锅底总是湿漉漉的。换底就是把旧锅底平整地剪下来,新底与旧锅处都要上下翻边,再用铁锤扣边敲实,相互咬紧,密不透气。师傅一套连贯动作娴熟自如,好似阪上走丸,看见的人都会暗挑拇指。

补搪瓷缸。那时人们喝水普遍用搪瓷缸,这种材质的物品优点是能摔经碰,但时间长了靠底部的某个边缘就会腐蚀,露出小小的砂眼,盛水就漏。补锅师傅十分狡猾,拿在手里边看边用一个尖尖的小锤在砂眼处敲敲,把一个小小的砂眼敲大了,气得主人十分的恼火。不补是不行了,谈好价格后,用块小铁皮做成“工”字形嵌入,里外一敲,锡焊四周,舀水试试,只要不漏,师傅就心安理得地收钱走人。

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在这些过往的事物里不仅看到了根脉和故土,而且还产生了与生俱来的眷恋和怀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