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卖“天价鞋垫” 背后是监管失守
计量监督应为甲醛检测去伪存真
期待尽快为“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
非常道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8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医院卖“天价鞋垫” 背后是监管失守

□ 曹改青
“生物鞋垫”包治百病 王恒/漫画
 

一双号称具有生物力学矫正功能的定制鞋垫,在南京一家公立医院卖2600多元,引发患者质疑。记者调查发现,鞋垫厂家只需在200多元一双的鞋垫“毛坯”上稍作加工,就能获得2000多元毛利,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卖一双能拿200元提成。据悉,当地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9月13日《新快报》)

医护人员掌握着技术优势和强势的话语权,在治疗中往往主导着病人的意愿,这也导致病人对医生的建议言听计从,这就给医生敛财带来极大的方便,导致一些医生打着治病救人的旗号实施过度治疗等违规行为,天价鞋垫也是这样产生的,在这种交易中,医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人也是因为信任医生,才会迷信这种鞋垫。

然而,这样一款鞋垫,根本没有效果保证,不仅出自写字楼里的小作坊,而且效果也没有经过任何论证和评估,这就存在着巨大的健康安全隐患。

按照规定,医疗器械进入公立医院一般是要经过很多流程的,比如,首先要走招标采购流程。另外还要矫形辅具进行价格规范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这样才能通过招标购进。可是在天价鞋垫的流通中,却丝毫看不到这些流程,也看不到任何监管的影子,而是有一个科室主任就可以搞定一切。

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科室主任不单单是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还兼任着鞋垫生产厂家的股东,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利益链,天价鞋垫在医院畅通无阻,就不难理解了。

我国对医生的执业有着明确和严格的约束,医生在企业兼职,而且是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兼职,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着医德医风,违背了相关法规。因此,要想杜绝天价鞋垫,首先应该管好医护人员,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的监管,建立强大的监管监督和惩处机制,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斩断利益链,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招标采购制度,规范医疗器械购置行为,尤其是对一些矫形辅具类器械,应该本着公益和人性化的原则,让利患者。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