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人生的心灯
心静自然凉  □合肥 王维红
喇叭花开 □合肥 程志勇
下一篇4 2018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照亮人生的心灯
——有感于《清平智慧书》
 

□ 青阳 苏诚林

清平老师的新著又面世了,假如我记忆不错的话,《清平智慧书》是他公开出版的第六本散文集;至于他的禅系列《禅思微箴言》《禅眼看世界》《禅心贯日月》等微文学则另当别论,尽管它们早已获得广泛赞誉,尤其《禅思微箴言》为国内首部微博箴言录,被誉为“当代菜根谭”,也因此,林清平独创的微随笔被认为是微文学中极具影响力的文体之一,他本人也被称为微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更令人高兴的是,日前喜讯连连,林清平散文集《人生没有草稿》和《晨语——让心亮起来》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而《清平智慧书》才刚面世,便好评如潮,受到各阶层广大读者由衷的欢迎。

《清平智慧书》包括98篇文章共18万字,承袭了林清平一直以来的写作风格——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打动人心,以至深的情感诉说五味生活;于细小处见优雅,于琐碎中见真情。全书共五个部分,分别是为人处世篇、品格修养篇、自我管理篇、心灵教育篇和读者之声。有资深人士和专家学者评价该书:《清平智慧书》确是一本启迪智慧的好书,好就好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好就好在禅机诗意、妙语连珠;好就好在鞭辟入里、切中要害;好就好在关照情绪,活在当下。敞开心扉,用智慧点亮人生,《清平智慧书》就是火种;拨云见日,用智慧驱散黑暗,《清平智慧书》就是利剑;预见未来,用智慧开启航程,《清平智慧书》就是灯塔。人民网等各大网络平台,亦给予《清平智慧书》高度评价并隆重推介。

在纯文学式微甚至被边缘化的当下,很多作家面临创作上的困惑,缺少了前进的动力,或有人改弦易辙,不玩了——文学与写作毕竟不能当饭吃。然而,行者林清平却不然,如果把创作之路喻为登山之道的话,也许在别人眼里崎岖难行,举步维艰,但在林清平脚下,却是金光大道,一片坦途。那么,两者的差异在哪里?我和林清平相交15年之久,受其影响颇深,对他的创作路径及其成就一目了然。故以为,差异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创作方法。

就思想而言,林清平自青年时就爱思考,不停地行走在思想中,且博览群书,善于理解吸收,并化为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思想。 “由此,林清平足迹所覆之地皆是思想,笔墨所及之处都获得了意义。”(评论家王达敏语)应用于文学创作,其文章便成为受众洗涤心灵的良言,提升智慧的哲语,引领众生的明灯。就生活态度而言,林清平心性平和,心地善良,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心灵。“他一直秉承着一个作家最为诚挚的关怀人生的初衷,怀着善意爱着他人。正如《晨语》的副标题所言:‘让心亮起来’,他的文字便是照亮人之心灵的灯,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份精神的养料,让世人的灵魂不断趋于洁净,让生活在光明与坦然中走向安宁。” (王达敏语)

就创作方法而言,林清平一贯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其生命体验和他的作品是相互统一的,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谈众生喜闻乐见的情和理。“他倡导感恩和满足,赞扬苦难里的心灵自由,重视平凡中的微小幸福。由此,他的文字充满了光和生机,充满了温度,平实而不阴暗,轻盈而不滞重。”(王达敏语)因而“表现出健康质朴的人生,呈现出生命感蓬勃向上的文学面貌。这与那些不真诚的写作形成的没有生命气息的作品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评论家叶淑媛语)这就不难理解,林清平的作品为什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了。

可见,林清平的作品充盈着鲜活的生命力,它既是文学的,也是哲学的,具有不容置疑的普世价值!无论其充满禅意的系列微文学也好,充满暖意的精美微散文也罢,既是浅显的书,凡识字的人就能读懂;又是深奥的书,即便学问高深的人读到它也会有所触动。正如此,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清平智慧书》是一本难得的书,凡读过之后,便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顺境时看它,你会读出警醒,从而居安思危,让自己的事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逆境时看它,你会读出一种觉悟,一份自信,从而走出迷惑,脱离痛苦,活出美好幸福的人生;即便闲暇时看它,也不失为一种情调,会给人生加分。”在我看来,《清平智慧书》是照亮人生的一盏心灯!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