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村社
直到退休后去打印退休信息表时,郑州市民田先生才发现自己在档案中竟然“当”了多年的女性!而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从今年2月起,他多次往返于单位和省社保局,但至今无果。从错误的“女”变成男,改一个字到底有多难?近日,记者在陪同田先生办事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把。 (7月29日大河网)
且不说录入信息时是社保局自己闹出的乌龙,还是当事人自己写错了,为了一个个人信息资料中“女变男”,也不至于5个多月而没有结果。有人把这事称为奇葩恰如其分。
从记者陪同当事者体验的情况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更改窗口“对公不对私”这一原则。人们立马否定这一原则似乎也不理性,但笔者有一疑问不吐不快:本人的身份证不起作用,唯独单位上报的相关资料就能证明?实际上,单位上报的资料最终还不是靠身份证做支撑?在不怀疑身份证是假的前提下,以本人出示的身份为依据,既真实可靠,又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制定任何原则都要考虑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舍简为繁”显然有悖情理,与转变工作作风中的“最多跑一次”也背道而驰。
河南省分行向郑州市高新区支行核实“是否有这个人”,如此再简单也不过的事情竟然用了40多分钟,这也让人不可理喻。分行与支行之间完全是一种垂直管理的关系,并非其它行业的其它单位。在当事人高温天气下来回奔波的情形下用时40多分钟,说轻点,慢慢腾腾,办事效率低下,说严重点,就是对群众的漠视,就是头脑没有群众观点或群众观点不牢。即使论其为四风回潮的缩影,恐怕也不为过。
“女变男”如此不易究竟打脸了谁?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某个行业,它打脸的是对群众利益不紧不慢、麻木不仁、置若罔闻的工作态度,是得过且过、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和根治,此类打脸的事情也许还可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