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的盒饭,多数人会选择扔掉,而这位女白领杨欣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她总是打好包,放在路边,让过路的流浪汉来吃。杨欣的举动在朋友圈引发大家争议,许多朋友称赞她是个善良的人,用这样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样也有很多人质疑,“这样真的有必要吗?自己吃不完的饭给别人吃,感觉像是在侮辱别人的人格,流浪汉也有尊严。”(6月18日《春城晚报》)
赠人食物,吃不完的饭菜自然不是好的选择,一方面卫生无法保障,另一方面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也颇有违和感,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的赠予,容易被认为是侮辱人格的施舍。这或许是许多网友表达质疑的症结所在,类似的问题,不只是个案,包括一些商家将即将过期的食品捐赠给外来务工人员、失独老人、残疾人家庭、贫困儿童等特定群体,同样会引发类似的争议。
显然,这构成了善心与善行评价之间的矛盾。善行背后必有善心驱动,但善行未必一定会得到善果,比如个案如何保证饭菜的卫生,以及让流浪汉感到安全放心,都是不小的问题,因此,被女白领打包的剩菜剩饭,即便是被流浪汉发现,被吃掉的概率恐怕并不大,善心的意义大于实质。
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善行缺少价值,恰恰相反,如果对行善定义过高的门坎,并不利于公益爱心的践行。比如,对于女白领打包剩菜剩饭给流浪汉吃,不少的网友表示,如果真心关爱流浪汉,就应该给他们买干净的食物,或者给钱让他们买食物,固然这的确是对弱势群体更好的关爱,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办到呢?相比较来说,普通人举手之劳能给予他人的帮助,才可能让关爱融于平常,形成常态,包括食物、衣物等适度的分享利用,以减少浪费低成本的捐赠,也是有益的途径,只要方式得当,也是公益爱心的增益,让更多普通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如一些城市尝试的“分享冰箱”。
在笔者看来,对于爱心行动尤需包容,行动方式妥否可以讨论,却不宜轻而易举褒贬善意,比如个案赠人食物有必要照顾流浪人员尊严,却不意味着将方式妥否的讨论异化成为道德的批判,横加指责,还是少些“洁癖”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