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两门课挂科 阜南一大学生失联9年
图片新闻
周维炯: 红军早期军事领路人
霍山东西溪:泉水养出致富鱼
3上一篇 2018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霍山东西溪:泉水养出致富鱼

▋本报记者
 

记者近日来到六安市霍山县东西溪乡东溪村,在村里的鱼塘边,时不时可以见到半米多长的草鱼从水面跃起,激起一片涟漪。

“我们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之间,山里流出的泉水都是源头水,没有任何污染。利用当地泉水资源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东溪村村民潘家才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潘家才就在村里养鱼。

“山泉水养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而且没有土腥味。”潘家才说,他用山泉水养的鲜鱼一上市便成了抢手货。到2015年,他流转承包的鱼塘达到100多亩,年产活鱼5万多公斤,年销售额达几十万元。

尽管泉水鱼销量一直不差,但是因为地处偏远,潘家才的鱼只能在县域内销售,很难走出霍山县城。如何才能提高养鱼的收益呢?潘家才想到了网络销售。2015年,他开始尝试加工鱼干和瓦块鱼,在网上做起了鱼干生意。

“我们的产品挂到网上后,销路很快就打开了。泉水鱼干批发价达到了每公斤13元,零售价超过了20元。”潘家才告诉记者,2016年,他总共在网上销售了价值100多万元的鱼干和瓦块鱼,占到他全年总销售额七成以上。

自家富了不能忘记身边的乡亲们,潘家才前些年发起成立了山泉生态渔业农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支持下,当地村民也效仿他用山泉水搞养殖。东溪村宏初组贫困户彭小民有10亩山塘,这几年跟着潘家才养泉水鱼尝到了甜头。

“我是2015年加入合作社的。潘家才向我传授技术,还回收我养的草鱼。去年,我靠养鱼赚了2万多元。”彭小民说。如今,东溪村有8户村民和潘家才合作养殖泉水鱼,还有30多个贫困户在他的合作社里务工,去年务工收入接近3万元。

“现在潘家才的泉水鱼,已经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我们会进一步支持潘家才做大做强山泉水养鱼这个特色产业,帮助他筹建标准化厂房,提升泉水鱼加工产品的档次,提高周边百姓的收益。”东西溪乡党委副书记陈伟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