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在众多的乡村年俗中,祭灶是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民间又称为“送灶”。
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每年只有二十三日这天,灶王爷才会升天,到灵霄殿向玉帝禀报全家一年来的善恶之行,玉帝根据汇报内容酌情裁定明年的因果报应。因此,灶王爷这份差事对每个家庭来说都至关重要,民间把灶王爷摆在众神之首,称灶王爷为“大”。
平时灶王爷就驻留在百姓家的厨房内,不管贫富人家,即便室如悬磬,但烧饭的灶必不可少。家里有一台土制的灶,呈扇形,前大后小,并排一大一小两口铁锅,中间安放两个吊罐,锅烧饭罐烧水。灶面用传统的方法精心制作,从远处山上挑回黄土,晒干敲碎兑上石灰拌匀,粘性强,防水好。锅沿四周用截碎的稻草杆与纸浆和泥,严丝合缝,不能有一点儿烟冒出。灶膛内壁用泥土适当充填,太实火不旺,太空又费柴。灶台后面是两个灶门,出烟口就在灶门的上面,从灶台砌到1米高时,两个出烟口合二为一,上面架起当地人工烧制的黄泥细圆管,一节一节叠加形成一根独立的烟囱,由屋内伸向屋外。瓦工砌灶也有技术成分,师傅动工前,用砖刀在地上画好位置,测量距离,略作计算。如果尺寸把握不当,烟囱口戗风,烟会向灶门外蔓延,满屋子柴烟就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了。新灶砌好后,师傅要烧第一把火,也是检验灶是否旺火、省柴、出烟,只要符合这几个指标,灶就合格了。
后来家庭经济条件渐渐好转,第一件事便修缮灶台,将陈旧的土灶拆除,以水泥瓷砖为材料,又砌了一台新灶,无论质量还是外观都比土灶强多了。新灶上还要贴一副与灶王爷有关的小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只有炉火旺盛,灶台飘香,全家人的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提升,才能安心从事各项生产劳动。
因为灶王爷掌管着世间的民生民瘼,所以祭灶在春节所有的祭祀活动中倍受人们关注。这里既有对灶王爷的敬重之情,也隐含请托之意。家家都想通过祭灶后,给灶王爷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天庭启奏时给予关照,甜言似蜜,好话连篇,家长里短的事就不要提了,把幸福吉祥的谶语捎回来,让全家人满怀信心和希望地走进新的一年。
在我的记忆里,祭灶最具特色之处就是母亲反复向灶王爷念诵着祈福的偈语:保佑老少安康、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母亲的一套说辞既贴近生活,又涉及家庭各个领域,可谓是面面俱到,这也是母亲在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个性的语言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