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严寒持续,节能取暖莫忘
微 声音
别简单否定小学“神考题”
“暴力视频”背离法治精神当禁
非 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暴力视频”背离法治精神当禁

 

近日,网络间涌现大量宣扬以暴制暴主题的短视频公众号,其视频内容充斥暴力、粗口。晃动的镜头中,一位极具正义感的“大哥”在听取求助人的倾诉后,带领数名小弟出击,用暴力手段帮助求助人讨回公道。而“大哥”的解决手段非常直接,如酒瓶抡头、强逼吃屎、废其双手等等。(1月28日《新京报》)

记者深入采访发现,绝大多数短视频不过是一种表演和创作的产物,里面的人物都是找人客串表演的,然后以伪纪实的方式进行公布和传播。但是为了吸引眼球,这些短视频制作机构几乎都不会主动标明自己的视频内容是在“演戏”,而故意误导网友和观众,以此来增加短视频的吸引力。

有了观众和流量,甚至有了固定的粉丝,这些短视频制作者就可以通过打赏、广告赞助方式来实现变现。乍一看,这类短视频和其他恶搞类视频没有大的区别,是在表演。但是问题恰恰出在这些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视频内容上。首先一点,在这些短视频中,不管当事人遇到了什么事情,陷入了何种困境,“带头大哥”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暴制暴,通过暴力手段逼别人就范,这显然是对依法治国、法治社会的一种忤逆,把法律精神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会让很多人以为暴力真的是万能的。

其次一点,这些视频公号往往以自己不展示色情内容,所以不会被封来吸引广告赞助商,但是按照国家《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属于该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为。而这些短视频公号,恰恰是以暴力内容赢得关注以及兑现为真金白银的现实利益的。

由此可见,这些打着惩治不公、维护正义名义的短视频公号运营者,迎合了部分观众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也为自己换来了现实利益,但是他们所营造的正义,却是虚假的,而宣扬的暴力解决问题的理念,则是真的。对此,各大网络平台应该有所警惕,加强对内容的审核,而监管部分同样需要将肩负的职责履行起来,避免此类暴力视频的出现,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