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出台的《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下称《指引》),在经过6个月的过渡期之后,从12月12日起正式生效。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沪港深基金暂停申购或增聘符合资质的基金经理,以满足监管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项新规对沪港深基金的投资方向和团队配备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规范及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基金公司之间港股投研团队实力明显分化,未来港股基金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指引》对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交易投资港股的比例、基金经理资质等方面均作了细致的规定。根据《指引》,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员配备未在规定期限内到位的,应暂停相关产品的申购,人员配备情况符合条件才可继续开放产品的申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前拥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基本上都能满足《指引》提出的条件。一些中外合资的公募基金,借助于外方股东在海外投资上的优势,也拥有充足的人员储备。而此次受到冲击的,大多是一些涉足港股时间偏短的中小型基金公司。
另据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未来新发的可投港股的基金或将分流为两个方向:一种是名称中带有“港股”字样的基金,要求投资港股比例在80%以上;另一种是产品名称中不带“港股”字样的基金,投资港股的比例不得高于50%。而持仓比例灵活、可在三地市场中自由切换的沪港深基金数量可能不再增加。
业内人士预计,由于不同基金公司港股投研团队的实力明显分化,未来人才储备丰富的公司可能继续深耕港股市场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继而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