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天气日渐凉爽,一些注重养生保健的市民,开始一年一度的秋季进补。虽然秋季进补十分重要,但万万不能随便乱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因人而异,科学进补,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伤害身体。什么是贴秋膘?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吗?且听安徽省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程红亮来讲一讲。
什么是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吗?
并不是说所有人都适合贴秋膘。到了秋天,天气转凉,再加上宜人气候,让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饮食会不知不觉过量。所以,在秋天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但这对于本来就肥胖的人来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就不要贴秋膘了。
秋季的进补禁忌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秋季进补要遵循以下原则:养护脾胃、健康饮食、适时进补。
1、不要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要分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 阳虚、 气虚、 血虚之分,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
3、过度进补不可取。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不要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健胃。日常服用的胡桃、 花生、 红枣、 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4、注意因人而异。秋季进补不要过多地食用温热食物或者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 鹿茸、 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但阳虚体质者如果一味清热,反而会适得其反。而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秋季进补要因人而异。对于一般身体状况的人,建议有选择地进补。
有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妇女白带过多、老人身体虚弱、消瘦、食欲不好等身体状况的人,建议常吃银耳;有潮热、 盗汗、干咳少痰、咳血等症状者,建议吃点燕窝,可养阴润燥,益气补中;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者,建议多吃芝麻;虚劳、消渴、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消瘦、咽干颧赤、 咳嗽不止以及妇科诸症者,可多食乌鸡进补;津液不足诸症,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脘疼痛者,应多食蜂蜜;日常蔬菜,以莲藕和菠菜为最;日常水果,以梨子最佳,可生食或加工后再食。
名医简介 程红亮 脑病五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治疗眩晕、中风后遗症、认知障碍、面瘫、颈腰痛等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病症;应用中药、针灸防治心脑血管病前期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