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让错乱的“彩礼文化”重回正轨
别被朋友圈的“保命指南”所蒙蔽
老司机败走新驾考 带来怎样的启示
非常道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别被朋友圈的“保命指南”所蒙蔽

▋罗志华
 

“我爸要不是听信朋友圈的什么‘保命指南’,自己胡乱吃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危在旦夕。”日前,24岁的崔女士守在武汉亚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哭红了眼睛。她的父亲因突发最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却听信朋友圈里的“保命指南”服下阿司匹林,没想到反成了“夺命药”,经过紧急抢救才保住性命。(10月10日《楚天都市报》)

朋友圈的“保命指南”之所以有人相信,原因在于它在理论上不求精细,只求大概正确。因为普通人不想探寻其中的深奥道理,只需要听起来可信即可,但“保命指南”的失败之处也在于此。这是因为,诊疗是一个十分精细的活动,同一种疾病,也许只存在些微差别,治疗方案就会大不相同,同一种药品,用法与用量不同,作用和效果也会存在天壤之别,大大咧咧地传播医学理论,虽然能够忽悠不少人,但形成的误导却是巨大且普遍存在的。

比如,阿司匹林小剂量可预防血栓,大剂量却用于解热镇痛,剂量不同,用途完全不同,剂量用错了,不仅无法治病,反而可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后果。再如,脑血管意外有很多种,有些是因为供血不足,有些是因为出血,也许症状相同,但止血还是溶栓,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治疗方案,有时医生作出判断都十分艰难,患者岂能一味按照“保命指南”行事?

崔女士父亲的遭遇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大概正确”让他轻信了这套理论,但“大概正确”又违背了医学理论,更与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多样性、治疗的差异性相冲突,让他无法分清心脏主动脉夹层和其他心脏病的区别,从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下,朋友圈中传播着大量涉及生活健康、老人保健、医学常识的内容,大众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盲目轻信。因此,要想避免受到类似伪科普的侵害,一方面,个人不能被“大概正确”的医学理论所蒙蔽,不能因为听起来正确而盲从,没有明确来源的消息也不应该转发;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对朋友圈里涉及医药保健类内容加强监管,及时对伪科学进行辟谣,并依法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网民予以严惩。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