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在门禁、考勤等方面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正逐步向金融、零售、商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黑科技”在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的同时,其潜藏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如何应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所产生的隐私保护,更是引发高度关注。(9月19日《法制日报》)
给人带来诸多快捷便利的“刷脸”技术并非“万无一失”。随着“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被破解,让公众喜忧交加。一方面,技术总是有限的,“人脸识别”自然难以尽善尽美。另一方面,道与魔总如影随形,此消彼长。只要盗卖个人信息有利可图,就会有“魔高三丈”,见招拆招。事实上,相关专家对“人脸识别”技术从接入到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点进行分析后,最终在多个环节都找到了突破点,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让“人脸识别”形同虚设。可见,要完全规避“刷脸”的风险,难矣!
那么,靠什么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脸识别”安全无虞,公民个人信息不至于泄露?笔者以为,首先当出台“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标准,实行应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经过专业评估,达到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的软件,才允许应运于市场。否则,予以处罚或取缔。当下“人脸识别”应用软件一哄而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许可制”才有望实现“优胜劣汰”,优化市场配置。
其次,应当完善“人脸识别”应用操作规范。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开发者在调用第三方“人脸识别”服务时,没有严格按照一个安全的规范来做,接入流程不够严谨,甚至经常出现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舍弃安全性的做法。这样在技术实力不强的小公司十分常见,以至于让用户把密码写在了自己脸上。
最后,应当健全“人脸信息”管理责任制。在用户享受刷脸取款、刷脸支付功能之前,需要进行人脸的采集,这些采集来的大量信息该保存在哪里?由谁维护?安全责任的边界在哪儿?假如被盗刷,责任由谁承担?都有待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