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著名画家朱松发先生电话给我,称即将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他的作品全是赝品,请我以媒体人的身份予以报道或与拍卖公司交涉下拍。经过交涉后,作品下拍没有流进市场。
实际上,在当代安徽书画市场,陶天月、葛介屏、童乃寿、王少石、张建中、朱松发、王涛、郭公达、张良勋、刘子善这些市场叫好的名家,赝品随处可见。书画经营缺少行业自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拍卖行业这些年赶超一线市场的画廊,成为书画作品交易的主阵地。但坦率地说,近几年来在安徽出现的一些拍卖会上,不和谐、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表现为知假拍假,举牌托价,人为炒作。
微信拍卖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它为艺术品交易提供了便捷,值得提倡。但由于没有监管,各自微拍虽然标着作品保真,但现状是名头稍大些的书画家赝品所占拍卖的比例让人无语。没有哪一家微拍不标榜保真,可是如何确保?谁说了算?一旦鉴定为假如何赔偿?却没有见到公开承诺。
缺少自律的还有一些所谓的书画家。艺术家是需要有一颗甘于寂寞的心,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意志。可时下不少人,画了三天画、写了三天字就以艺术家自居,不懂用色胡涂乱抹,不懂线条死蛇挂树。更有一些人,毫无功底却动不动称是某常委的老师,是国礼画家,作品进入了中南海等等。
在这些伪艺术家中,他们最爱使用的语言是“投资中青年”、“用作品说话”,看起来挺有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欺骗。明明基本功不扎实,却处处“用作品说话”来忽悠,用吸引眼球的行径来掩饰。因为他们清楚,作品好坏什么标准?这不像数学上一加一等于二那么规范。
纵观美术史,留下来的大家,比如王羲之、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等,无一不是社会影响力、学养、人格、技法的综合体现,他们同时代有一大批人当时很活跃,但在岁月的风尘中埋没了,因为缺少穿透岁月的综合实力。因此奉劝缺乏定力的“书画家们”,少些招摇,多些全方位的知识积淀与人格锤炼。
经济社会,谋求利益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好些,这无可非议。但要有基本的自律意识,有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理念,切不可为了几个银子挖掘行业的长城,做了一锅粥中的老鼠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