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一天没怎么用手机,但是一查话费却发现,流量用了很多。这很可能是那些买手机时自带的一些APP,也就是“预装软件”偷流量。有些预装软件还不能删除。终于,从7月1日起,大家不会再遭到预装软件的困扰了。(7月2日 每日经济新闻网)
手机预装软件,是一个水很深的江湖。媒体探访发现,APP开发商、手机厂商等,都可以从中获利,唯独手机用户的利益悄悄受损——偷流量、占内存、泄密用户信息。最恼人的是,消费者花钱买来的手机,竟然还做不了主,因为用户没有权限卸载那些自己并不使用的软件。
2016年12月,工信部印发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今年从7月1日起,除了电话、相机、设置等必备的软件之外,其他预装软件都可以删除。这意味着,手机生存商必须放开权限,让用户拥有对新买手机的预装软件自由瘦身的权力。
新的规范出台,这当然是好事。可是,预装软件的经济规模超50亿元,各大厂商、运营商是否心甘情愿地放弃这块“蛋糕”?恐怕未必。在笔者看来,他们或将拖拖拉拉,搪塞应付,不肯坐以待毙。再者,工信部的这个“管理规定”是7月1日生效,那么,这之前销售的手机,能否也顺利地把自由删除预装软件的权限归还给消费者呢?这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专家表示,从理论上分析,之前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升级系统或刷机的方式,删除掉手机预装软件。但具体情境还需要看各家手机厂商规则。这是否暗示:手机厂家可能刁难老用户,阻滞用户删除预装软件呢?令人忧虑。
徒法不足以自行。手机预装软件瘦身,保护消费者权益,贵在雷厉风行,认真落实。有鉴于此,我们期待着工信部督促手机厂家、APP开发商和电信运营商严格落实“管理规定”,对拒不整改的商家、企业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否则,他们还会揪住预装软件的利益不放,侵蚀用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