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服务不宜完全市场化
“伴娘坠亡” 对闹婚习俗要勇敢说“不”
“高龄老人洗澡被拒” 消费市场需要拥抱老龄社会
非常道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伴娘坠亡” 对闹婚习俗要勇敢说“不”

▋杨朝清
 

原本是办喜事,不料却发生了意外。广东佛山顺德区均安镇沙浦村一对年轻人结婚,在接新娘的过程中,发生了伴娘从四楼坠下抢救无效死亡的事故。该村一位老者表示,这次只是一个意外,他们会提醒村里的年轻人,以后办结婚仪式时不要闹得太过火。(6月15日《广州日报》)

结婚原本是一件喜事,“伴娘坠亡”让原本热闹欢腾的喜剧蒙上了一些灰暗的色彩。“伴娘坠亡”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根深蒂固的闹婚习俗给一些人带来的痛苦与伤害。

在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关系型社会,结婚仪式的公开性和象征性,让它成为一个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客人越多,折射主人家拥有的人脉与社会资本越强大;菜肴越多、档次越高,观照出主人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客人的重视程度。 在一个区域性、地方性的认识里,“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好” 让一些人为闹婚习俗找到了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以祝福一对新人进入新的人生阶段、获取新的社会角色之名,闹婚在恶搞化、低俗化甚至色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偏,成为无禁忌、无节制、无下限的集体狂欢。闹婚的正功能被人为地夸大、负功能被选择性地忽略和漠视,让一些人有恃无恐。闹婚被道德化、人情化,让“闹婚”的受害者即使觉得委屈和屈辱,也不得不妥协与退让。“别人都如此,就你特立独行”,这样的道德捆绑,让一些人陷入“囚徒困境”,缺乏对陈旧、落后的闹婚婚俗说“不”的底气与勇气。

逝者已矣,对闹婚习俗的反思却不能停止。只有让婚俗更具法制观念、更具时代气息、更具人文情怀,才会少一些由闹婚引发的悲剧。多一些勇敢地说“不”,闹婚习俗才会实现重塑与更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