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意经”不要沦为“骗子生意经”
非常道
微声音
“就业歧视”投诉台该成为招聘会的“标配”
“误捐退款” 呼唤捐赠“后悔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就业歧视”投诉台该成为招聘会的“标配”

▋滨 兵
武大郎招聘 王恒/漫画
 

近日,一篇新闻报道称,有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曾发布歧视性招聘要求,说明以下五类人不要:简历丑的;研究生博士生;开大众的;信中医的;黄泛区及东北人士。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的轩然大波。一些网友指责该企业涉嫌就业歧视。(6月5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就业歧视”我们不陌生,而一些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弄出了“花样式”的“就业歧视”,其目的是一样的。面对花样“就业歧视”不能忍气吞声,但凭求职者的能力,恐怕很难有效,这就要问了,维权路径在哪儿?向谁投诉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这显然是得到解决的。

在现实中,家乡、属相、星座、毕业学校等等均已经成为“就业歧视”的“花样”,更有人表示“颜值”不够高导致找工作难。这些“就业歧视”直接导致了就业不公平。一边是就业人数极多,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一边却是存在花样“就业歧视”。无论是“就业歧视”,还是花样“就业歧视”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33.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遇到过用人单位有性别歧视现象,而这种现象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毕业生身上;42.15%的受访者受到了学校档次不够所带来的阻碍。种种迹象表明,清除“就业歧视”并非易事。

“就业歧视”一直都存在,可是仅靠法律并不能让其消失,而求职者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再加上职能部门在执法上存在“懒性”以及技术含量低等问题,这使得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将“就业歧视”以及花样“就业歧视”发挥得淋漓尽致。

遭遇花样“就业歧视”该怎么办? 是奋起反抗还是忍气吞声?答案自然是前者,但却需要职能部门积极回应,这就需要扩大维权渠道,方便维权,比如在招聘会上专门开设“就业歧视”投诉台,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立马就能够得到解决。试想,有“就业歧视”投诉台的招聘会,还会有“就业歧视”出现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