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痛哭”是典型的“教育形式主义”
微声音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7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集体痛哭”是典型的“教育形式主义”

▋舒爱民
洗脑 王恒/漫画
 

一段朔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该学校校长表示,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感恩。不少网友在看过视频后表示,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一种营销套路。(5月26日《新京报》)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改变了,不愿做家务、不听父母话等等似乎成为了一种通病。于是乎,现在很多中小学都热衷于开展感恩教育,有的组织千名学生集体给父母下跪,有的组织数百名学生集体给父母洗脚……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而朔州市实验小学更是显得“高大上”,居然请来重量级的演讲专家来即兴发挥,把数千名少不更事而成天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小学生们弄得“集体痛哭”,场面十分壮观。

感恩教育固然需要进行,但也要尊重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开展,并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搞花架子、玩噱头、走秀场、图热闹。毕竟学生在思想、情绪、心理和行为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千差万别,要想对他们进行教育、促其改变和提高,也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这样才可能精准有效。如果动辄把几百、数千名学生组织在一起,搞所谓“集体下跪”“集体献花”“集体洗脚”“集体听演讲”,并非出于学生的内心所愿,多少有点捆绑和强加的意味,这种形式重于内容、被迫多于自觉的活动又有多少作用和意义?就算是出现所谓“集体痛哭”的现象,也不过是演讲者使用某些技巧产生的临时效果而已,并非是什么灵魂触动引发的幡然醒悟,也难以让学生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笔者认为,“数千学生集体痛哭”是典型的“教育形式主义”。尽管未必都掺杂了明显的市场元素和利益因素,但单从教育角度来说,类似这样的活动也只是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和好大喜功的功利表现,对教育学生、改变校风、促进学风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还容易助长虚浮之气、奢靡之风和伪善之举,于学生无益、于学校无利、于教育无功。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