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人类的镜子
对一座城的爱恋
3上一篇 2017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对一座城的爱恋

□杨新云
 

我一直都觉得,故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珍贵的存在。这种存在让我们无论走到何方,都觉得倍感踏实,这是一种归属感,生于灵魂,融于血脉。就像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胞们,他们共同的故乡——中国,在异国他乡的他们但凡看到这两个字眼,都会在内心深处涌起巨大的感动,不可名状的,生生不息的。我要写的这座小城,名为潜山,坐落于安徽省西南部,素有“古皖之源、皖国古都、二乔故里、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

相传在春秋时期,皖国有一名仁慈的君主,曰皖公,他就是安徽之祖,他的国土上的山,名为皖山,水为皖水,地为皖地,人为皖人,自然城也就是皖城,因此,安徽简称“皖”。潜山为皖国都城。小城依山傍水,西北毗连岳西、舒城,东北接壤桐城,东邻怀宁,南邻石牌。中部丘陵,岗川相接,丘林交错,东南圩畈,阡陌纵横,河湖穿插,良田相连。皖河流经此县,两岸崇山峻岭。家乡多竹,途经之处,嗅到的都是竹叶的清香。

小城虽小,其风景名胜却是不胜枚举的。有“古南岳”之称的天柱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安徽省三大名山,它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批准的世界地质公园。白居易歌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主峰之巅“中天一柱”四个大字,是前人对它的崇高定位与礼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前来登顶,赐名“南岳”;道教名人左慈、葛洪登顶此山,成仙得道。天柱山一柱擎天,万山拱围的山岳大观令人流连忘返。不仅如此,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留下许多奇妙传说,给天柱山景胜增添一层神幻色彩。还有坐落在潜山境内的三祖寺,宋代张同之有诗云:“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支派,自达摩西土东来,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传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国化,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而三祖寺附近山谷流泉、石牛古洞等处,唐代名家也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街北头山各溪涧中,有如牛的大石两处,此处虎壁石刻的繁密,古老、名家手迹居多,石刻数量近300方,内有李翱、李德修等唐代名家和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等宋代名家的真手迹。此地既是天然档案馆,又是天然博物馆。

小城虽小,其文化底蕴却是不容小觑的。儿时的我喜欢听神话故事,相信遥远蔚蓝的天空上真的有玉皇大帝,他有七个彩虹一样的美丽的女儿,最小的那个小七和人间的董永产生了动人的爱情。我一直都相信这些传说是真的,还因为它发生在我的家乡,我便觉得,传说离我更近了。我常常在想,也许是几千年前,我呆的这个地方,一位仙女下凡,踩着银河,与她的心上人相会……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了经典的黄梅戏。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年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也因此,才有了“京剧之祖”的美称。

小城虽小,其历史内涵却是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就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也就是潜山的一桩婚姻悲剧。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而三国佳丽,大、小乔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也是此处。大、小二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后来,大乔成为了孙策之妻,而小乔就成了三国名将周瑜口中的“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的周瑜之妻。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在这座小城里,“长诗之圣”的绝唱和“二乔故里”的佳话广为流传。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