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3月20日报道 “鸟儿有着惊人的记忆,凭着记忆每年会到同一块地方过冬觅食,我们升金湖湿地就是候鸟每年都来的家。”家住安徽省池州市升金湖畔的农民阮怀安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中下游不少湖泊因开发造成的污染或围垦,不再适合水禽栖息。而升金湖却难得地保存完好,每年前来越冬的水禽达10万多只。这一状况与其被划为生态红线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密不可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升金湖畔人口不断增加,围堤、垦殖增多,湖面不断缩小;大强度的渔业养殖,破坏了生态资源,候鸟一度在湖中无食可觅。”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徐文彬介绍。为了留住这些过冬的鸟儿,村民们“只种不收”——将辛辛苦苦种出的水稻、小麦、油菜等留在田地里,作鸟儿们的“口粮”。保护区则按时价对湖畔农户实行补贴。湖畔20余亩的良田,成为越冬候鸟们的“食堂”。
为保护湿地,一些捕鱼人也转产上岸。世代在升金湖上捕鱼为生的张忠建如今变成了巡湖员。东至县在升金湖开展了水产养殖整治工作,拆除了3万亩围网养殖,实现了湖上无围网。红线就是底线,创新办法严守生态红线,已成为不少地方的自觉。在目前巢湖流域的第33个禁渔期中,巢湖境内近4000艘渔船将全部进港休渔,确保巢湖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最早实施封湖禁渔期制度的巢湖流域,还实施“分类禁渔”。巢湖中庙渔政监督管理站执法支队队长陶波告诉记者,开捕后会分夏季虾汛、秋汛银鱼、秋季虾汛、虾耙生产和冬捕大鱼5个阶段进行捕捞,每个阶段对渔具和虾笼的大小规格均有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