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 其乐无穷
助力高考,轻松记单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创获
3上一篇 2016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创获
▋张妍妍
 

安徽文艺出版社于2016年8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集》两部理论研究著作同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丛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十三五”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论纲》由绪论和《“中国化”成果的梳理与反思》《“中国化”创新的逻辑学理探寻》等六章内容组成,主要提出“中国化”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如何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构建努力实现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有机融合,其中包括“中国化”历史成因的剖析以及标志性成果的概括;“中国化”时代创新需要厘清的价值观念、理论关系、思想资源的整合以及大众化走向等。同时,书中还特别阐述了习近平同志文艺座谈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最新表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

《论集》则集结了安徽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批评成果,收录了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1篇。在内容上力图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回顾、整合和建构等逻辑层次;从整体上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重读,凸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质量,充分整合各种思想与理论资源,并观照当代文艺实践,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

丛书旨在进一步论证,为了改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中脱离“中国问题”写照,脱离文艺实践需求的研究宗旨与学术生态,为了改变过去仅凭政治介入与政策支撑来维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价值功能系统建构中主导地位的局面,为了改变研究与批评中片面强化社会历史层面、研究方法及思想资源单一欠缺与思维模式相对陈旧的现象,必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丰富内涵的多向拓展与整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梳理与求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正确途径,从而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基本导向。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国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即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丛书的出版,正是响应习近平同志两篇讲话的内容,梳理与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成果;探寻中国化时代创新的逻辑学原理,整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创新中的思想资源;合理转换中国古代文论,自觉借鉴西方美学文论;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