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阜阳,必买枕头馍,这好像成了一种习惯。
想想也觉得很神奇,一个是枕头,家家都需要的睡眠工具;一个是馍,家家也都爱吃的传统食物。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但阜阳人却把它们结合在了一起,造就了枕头馍。
其实,枕头馍只是阜阳面食中的一种。在当地,面食是人们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以致远近闻名。
内心总是认为,面食是一种视野,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一个民族舌尖上智慧的艺术。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汉以后向南方推广,至明代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食农产品。直到十八世纪才在意大利出现通心粉和披萨,面粉向东越过河西走廊后,在山陕一带驻足生根结果,衍生出了面条和面食。
而元末明初的人口迁徙,使得移民在阜阳定居时也带来了面食习惯,从此面食与阜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为阜阳传统饮食打上深深的烙印。
时空轮回为面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基因,并派生出一些地方的特色。
枕头馍:华夏大地的“馍中之王”
枕头馍每个长约30厘米、宽20厘米、厚15厘米,重约1千至3千克。
相传北宋时期,金兵南侵,受朝廷之命,将军刘锜率大军从陕西来到地处中原的阜阳,保卫这座当时叫做顺昌的古城。刘锜大军不负朝廷和百姓的厚望,大败北国名将金兀术,取得了历史上颇有名气的顺昌大捷。
当时刘锜率兵在城外抗击金兵,城里的百姓就将新麦磨成上好的白面,做成大个馒头,源源不断地送到宋军的队伍里。这些来自陕西的宋军兵士吃到顺昌老百姓送来的大馍,激动无比,作战更加勇猛。由于馍比较大,兵士们白天吃,晚上就用布包上馍当枕头枕在头下,“枕头馍”由此而得名。
现在,阜阳的枕头馍不但没有失传,而且很好地传承下来,做工日益精细。做枕头馍,需选用精细白面,掺水后反复揉和,至少在百遍以上,然后用铁锅文火蒸制而成。刚出锅的枕头馍,麦香扑鼻,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干而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可在自然条件下存放数日。
格拉条:搅拌出来的圆形面条
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格拉条,在阜阳的大街小巷都能吃到。
相传苏东坡在颍州(今阜阳)任知府时,结识东关很有名气的文人白老先生。有一天,苏东坡想将白老先生的军,就说:“我来到颍州不到一年,你就带我把能吃的都吃了一个遍。今天我不想再吃我吃过的东西了,你看着办吧。”
这可把白老先生难住了。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村里的粉条加工厂,想出了一个办法。白老先生弄来了上等面粉,按照粉条的加工流程做出了一种形似粉条却不是一种原料的圆形面条,放到锅里煮熟以后,捞出放入凉水中焯一下,放入大碗中,加入芝麻酱、辣椒油、豆芽、香菜、荆芥、油炸花生等调料端上桌。苏东坡闻到一股香气扑鼻,立即食欲大开,即问何物这么香?白老先生也不知怎么回答是好,只应允到先格拉格拉 (阜阳方言:搅拌的意思),东坡先生说原来“格拉条也”。从此以后格拉条店开遍颍州大街小巷。
现在阜阳人吃格拉条,一般配上一碗豆芽汤或者面汤冲的鸡蛋汤,放些香菜或荆芥。一般夏季放荆芥,冬季放香菜。
锅盔:从西北传来的风味
阜阳人的主食是馍,而馍有很多种做法,锅盔馍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种。
锅盔馍在揉面的时候还要掺入碱、佐料粉,佐料以茴香为主。面一定要揉得筋道。和好的面还要“醒”一“醒”,“醒”的时间靠经验把握。最后把“醒”好的面做成厚约2厘米、直径约半米的大圆饼,再把大圆饼放在生铁铸成的鏊子上烤。烤的时候一定要用文火,翻来覆去慢慢地烤,烤到两面焦黄为止。
锅盔馍最早并不产于阜阳,据说是由回族兄弟从西北传来的。早年为了逃避饥荒或战乱,西北的回族兄弟辗转来到阜阳落脚,就带来了这种带有西北地方风味的小吃。
吃锅盔馍还有一绝,如果佐以牛肉或羊肉汤,味道则更佳。
布袋:正月十五吃的手工面食
在临泉,有正月十五吃“布袋馍”的习俗。很多人知道,“正月十五吃元宵”,而临泉人正月十五却吃面食,当地人晚饭时吃用面片卷等做成的食物,先把和好的面擀成大的面皮,抹上油,撒上各种肉丁、菜丁等馅料,再折叠成扁扁的长条,俗称“布袋馍”,或包成包子,俗称“茓(音)子”,最后放进锅里蒸熟。
吃时每人根据饭量大小,切成段拿着吃,看谁吃得多,俗称“扛布袋”,有预兆丰收之意。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现已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和板面:汤料常年存放而不腐
在皖北古城太和县,大大小小的板面馆比比皆是。
板面一是面劲道,二是汤料味美浓郁。多种大料,配以味道鲜美的羊肉,经过老师傅的精心熬制,汤料散发出的香味无与伦比。
板面条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缠绵,触摸如丝绸。
板面汤料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一锅汤料,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
汤料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