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放榜”,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和《2015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新出炉的榜单,同时也是一份靠谱的群众就医指南,从榜单的变化中,可以瞧见医院行业变迁的蛛丝马迹。(11月14日《扬子晚报》)
由于调查方法、范围、内容每年都大致相同,再加上医院综合实力和专科声誉需要日积月累,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这就导致一年一度的医院排行榜的变化极其细微。每年都是那几副老面孔,连先后排名的变化都不大,落榜和新上榜者更是少之又少,排行榜的稳定性可见一斑。
医院排行榜一直被认为是患者的就医指南,它对患者就医的确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然而相比之下,医院和相关专科对于榜单的变化要敏感得多。因为新上榜或名次靠前,对于医院和专科而言,则属莫大的荣誉;相反,落榜或名次靠后,则是领导无方、技术和声誉下滑的体现,是很丢面子的事。
某种程度而言,排行榜不过是医疗系统的一种内部游戏而已,与患者没有太大关系。要想医院排行榜真正对患者发挥作用,就应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并让排名方式与患者的诊疗习惯相衔接,与医改举措相适应,在调查方法、范围、内容等方面作较大幅度的调整。要看到,就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既包括复杂诊疗,更离不开初诊初治,而医院排行榜只代表顶级水平,是点状标识,并非过程引导,就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就医指南。
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患者的理性就诊离不开分级诊疗,但医院排行榜的“潜台词”则是追求更好甚至最好。若想让医院排行榜有利于分级诊疗,就应在排行榜当中体现“分级思维”,比如分区域推出一二级医院综合实力、基础疾病治疗有效率、全科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榜单,让患者不依排行榜直奔最佳医院而去,而是根据自身病情等级,选择最适合个人病情的医院。这样的医疗排行榜才能走出医疗系统的小圈子,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