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块钱1个的葱油饼上了BBC!最近朋友圈又被一只葱油饼刷屏了,上海一驼背老伯开的“阿大葱油饼”红了。网传的买葱油饼排队3小时不算什么,26日买到最后一炉葱油饼的顾客竟苦等了7小时。然而这家让广大“吃货”趋之若鹜的小店,却已无证经营数十年。26日下午,市场监管人员催促阿大师傅赶紧收拾关门。(9月27日《新闻晨报》)
树大招风,“阿大葱油饼”被BBC报道后红得发紫,必然会招来相关部门的“关注”。一查,好家伙,无证经营了数十年!法律法规是严肃的,也是一视同仁的,要按规定办事,不然相关部门的脸往哪搁?无证经营的小店多如牛毛,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火起来,也就无法进入相关部门的“法眼”。
但应承认,“阿大葱油饼”是难以复制、可遇不可求的个例,一个上海老伯并不能代表小吃行业的道德良心。
“阿大葱油饼”的尴尬恰恰折射出保护和发展地方小吃的真实困境。事实上,很多地方老字号小吃正在消失,或在发展中变味,其原因一言难尽。比如,有企业欲收购“阿大葱油饼”品牌,或做成真空包装出售,但阿大拒绝了,因为他坚持慢工出细活,老上海味道也不能变,甚至连阿大的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业。通过特事特办,阿大的小店可以不关门,但这份手艺如何传承?
如何保护和发展地方小吃是个宏大课题,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创新,也可以向沙县、兰州等地取经。但眼下相关部门最该做的,是拿出切实行动,解决类似“阿大葱油饼”小店所面临的情法冲突问题,先留住这种手艺,呵护好这种精神,再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