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近日,多位来自河南商丘的群众反映称,为治理大气污染,商丘强制关闭了市区和县城的大多数中小饭店,不少企业也被要求停产。这在当地引起较大争议,有人点赞,也有人提出质疑。恰逢中央环保督察组本月进驻河南,商丘的做法,是一场动真格的“刮骨疗毒”,还是突击应付检查的一阵风?(7月29日央广网)
企业停产、饭店关门,看似“刮骨疗毒”,实则“因噎废食”。大气污染必须治,治理手段必须严,但也有不能突破的底线和常识。何为底线,何为常识?不用讲大道理,看看当地市民的生活就知道了。因为治污,市民须到郊区买馒头,菜价和物价上涨,超市排队的人也多了……这是吃不上饭的节奏啊。
有一种说法是,正因为商丘之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慢了,才显得这次治理太快了,甚至有些突击,群众一时难以适应。问题是,梁园产业聚集区内所有企业从“紧急通知”发出之日起全部停产,难道都不达标吗?倘若如此,问题就更大了。“不治就乱,一治就死”,归根结底是治理者的责任。
重拳治污和突击治污不是一回事。应该说,越是出重拳,越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把控节奏,而一阵风式突击,不仅是盲目蛮干,更有应付敷衍之嫌。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了,企业和饭店就被强关,能说纯属巧合吗?连百姓吃饭问题都顾不上,这种“对上不对下”的做法已背离了治污“初心”。
商丘乃至河南的治污形势的确严峻。据报道,今年4月环保部约谈了商丘市政府负责人,最近商丘纪委官方微信每天都通报干部因治污不力受处理的消息。据称,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以来,各地处理了100多位干部。这种情况下,只有顶住压力、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才有扭转形势的可能;相反,搞运动式治理,置百姓生活于不顾,只能事与愿违。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央环保督察组得知因他们的到来而导致当地百姓遭殃,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