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乱收费要下猛药
非常道
“酒友担责” 具有样本意义
监管毒跑道岂能依靠鼻子?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监管毒跑道岂能依靠鼻子?

□ 郭元鹏
不靠谱的验收 王恒/漫画
 

7月2日,浙江发布学校塑胶跑道“新省标”。其在国家现行7个指标基础上,新增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TVOC)、甲醛释放率2个指标;对运动场地的使用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管理要求,如验收合格的场地要安排2个月以上的空置时间,并引入了“现场闻气味”评价办法。(7月3日《浙江日报》)

什么是“现场闻气味”?无论是从字面意思,还是从程序设计,都是很简单的。他们的办法是,在学校塑胶跑道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有“现场闻气味”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将组成“5人小组”,有老师,有学生,有家长,有专家共同参与,在高温的时候,让“5人小组”去闻闻塑胶跑道的气味,让他们进行打分。合格了可以使用,不合格则需要重新鉴定。

公平而言,浙江省对于学校塑胶跑道的安全是十分重视的。因为这个“现场闻气味”是他们在国家规定的7个指标基础之上增加的。也就是说,比国家的质量标准多了一个环节。但是,这种积极的作为也是存在问题的。

对于塑胶跑道而言,其是不是有毒,并不完全体现在气味一个方面,会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没有刺鼻气味的未必就是安全的。再好的鼻子也不如检测设备灵敏。检测塑胶跑道的安全与否应该依靠专业的检测仪器,而不是师生、家长、专家的鼻子。

即使“5人小组”的鼻子都是灵敏的,能够发现塑胶跑道是有毒的,问题是这还是事后诸葛亮。塑胶跑道已经建设好了,巨大的投资已经花费了,这个时候,用人的鼻子闻出来塑胶跑道存在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终结毒跑道的忧伤,要实现监管关口的前移。在采购材料的时候,在施工进展的时候,就严格把关,确保那些垃圾材料不进入施工环节。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和把关,加强市场材料销售环节的管理,对制作企业的产品在没有出厂之前就严格检测,才是“监管正道”。

“建成之后闻气味”是监管程序的本末倒置,何况这种办法还是如此的原始落后。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