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8日中午,重庆沙区110快速接处警队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她的老妈妈被人骗进了传销组织,对方不让离开,请民警前去救人。原来,一位七旬老婆婆沉溺于保健讲座,连回家吃饭都顾不上。女儿一怒之下报警称妈妈被骗进了传销组织。(6月11日《重庆时报》)
不可否认,保健讲座不是传销。但诚如民警所言,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举办免费讲座,发放礼品等活动,都是商家为了营造气氛的营销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销售产品。问题是,一些老人看不清保健讲座、免费礼品背后的伎俩,沉湎其中;有的老人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保健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可见,虽然保健讲座不是传销,但其对老人的危害,甚于传销。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之下,老年人群体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这时候,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准了时机,想出了生财之道,期望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冒出那么多所谓的保健品和保健讲座。虽然保健品诈人钱财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不良商家拿保健品骗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保健情结”,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保健讲座”骗财,当反思老年人权益保护。在当今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思维缓慢、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欺老”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制定铁律严厉打击“欺老”行为。然而,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凭靠制度和法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所有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