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病假条折射信任危机
高铁提速:“经济账”需体现节约精神
高考志愿填报 需要“公益版大数据”
“保健讲座” 不是传销甚于传销
3上一篇 2016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保健讲座” 不是传销甚于传销

 

□张西流

8日中午,重庆沙区110快速接处警队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她的老妈妈被人骗进了传销组织,对方不让离开,请民警前去救人。原来,一位七旬老婆婆沉溺于保健讲座,连回家吃饭都顾不上。女儿一怒之下报警称妈妈被骗进了传销组织。(6月11日《重庆时报》)

不可否认,保健讲座不是传销。但诚如民警所言,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举办免费讲座,发放礼品等活动,都是商家为了营造气氛的营销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销售产品。问题是,一些老人看不清保健讲座、免费礼品背后的伎俩,沉湎其中;有的老人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保健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可见,虽然保健讲座不是传销,但其对老人的危害,甚于传销。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之下,老年人群体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健康生活。这时候,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准了时机,想出了生财之道,期望一夜暴富,所以才会冒出那么多所谓的保健品和保健讲座。虽然保健品诈人钱财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不良商家拿保健品骗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保健情结”,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保健讲座”骗财,当反思老年人权益保护。在当今商品社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而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思维缓慢、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欺老”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制定铁律严厉打击“欺老”行为。然而,保护老年人权益,仅仅凭靠制度和法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树立全民敬老意识,倡导人们恪守社会公德,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所有的老年人。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