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召开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针对委员建议,市环保局、市交通委等答复表示,北京市初步制定了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组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5月26日《法制晚报》)
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机动车与路面交通的矛盾十分尖锐,堵车成为城里人头疼的大问题。此前据媒体报道,“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正在制订之中,包括征收拥堵费在内的多项分解任务,将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如此语境下,北京将研究出台征收拥堵费方案,以此缓解首都拥堵顽疾,可以说,比“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先行了一步。
事实上,除了征收拥堵费,过去北京在治堵上还走了多条路。比如,设定机动车年增加量,并对机动车牌实行摇号,这样一来,降低了机动车增长数量。又如,买车必须有车位,不仅提高了用车门槛,还解决了路面停车问题。再如,个人需要使用道路资源,就涉及了公共利益,采用单双号限行,也是北京坚持的措施之一。此外,根据北京“五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今后将对汽车征收排污费,因为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环境,政府部门可以把这笔费用投入治堵、改善环境等。
然而,城市拥堵成疾,一方面与城市机动车数量高速膨胀有关;另一方面,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长期“欠账”,使人们不得不“高效率”地使用私家车,从而使拥堵矛盾更加恶化。可见,现代城市之所以在治堵上办法不多、效果不佳,是因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弊病。比如,城市一味地给市民用车“设限”,却忽略了公共管理的缺位;特别是,在发展公交等方面,一直是进展缓慢。可见,征收拥堵费,并非治堵良策。
换言之,大力发展公交,才是治本之策。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应学习香港经验,建立舒适、方便、快捷、安全的公交系统。据统计,香港每天共有1200万人次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来往各处,其中89%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香港经验表明,疏导比限制更可行。这就要求,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拥堵城市,在公交优先政策的推行和落地方面,政府仍需继续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