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库”和“知识体系”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总结主观题答题模板 培养解题思维
下一篇4 2016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知识库”和“知识体系”
合肥市第八中学 张丽莎
 

今年安徽省将统一使用全国卷乙卷,虽然试题的命题难度和形式都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三维目标的统一与高考的命题、选拔是一致的,高考对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是既定的。把握住这一点,我们就容易把握高考复习的大方向。就政治学科的应考而言,想与大家分享以下复习应考的策略和方法。

一、回顾知识

近年来高考考察方向的着力点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察。但是考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和考点,作为我们解决问题和提升素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我们第一步要关注的问题。政治学科高考(全国卷)的知识考察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大块:一是教材必修的四大模块。二是时事政治,主要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4月至考试当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从模块分值来看:经济和哲学所占比重较大,紧接着是政治生活,分值占比最小的是文化私生活。从题型设置来看,客观题是以单选的形式出现,不过其中组合式选择题出现频繁,无形中增加了难度。这种题型在把握知识的前提下需要注意一些答题的技巧,比如排除法。主观题部分,共两大题5小问。前四问四个模块各设置一问,其中第五问为开放式综合性题目。值得注意的是,时政知识的考察并不是单独分区设题,而是渗透在问题和答案之中。所以,我们在把握时政知识的时候,重点并不是记忆了多少时政知识的细节,而是了解时政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把他们放在一定的时代和知识背景下去分析和思考。注意利用四个模块的知识去分析和解读时政热点。

至于四个必修模块的把握上,根据“考试范围”的规定和高考命题的特点,我们一方面要全面复习与掌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更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知识库”和“知识体系”;注重发掘同一模块不同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是不同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要注重围绕同一条主线(时政热点)串联不同的知识内容。具体可行的做法就是在一一把握基础知识之后,认真做好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知识体系图。

二、提升能力和素养

每到高考前,各种“猜题、押题宝典”层出不穷。猜中固然是大幸,然而多年的努力不应该交给投机和偶然。同时全国卷命题者为了避免各地猜题、押题,在命题上保持稳定的同时又力求创新突破,关注生活时政又不完全囿于热点。只有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是一贯不变的。所以我们把握知识之后,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将是我们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当然这项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点滴积累的。这个积累既在之前十几年的成长和学习中,也在我们考前的几十天。在考前,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考题和时政热点专题,在解析材料、突破问题或者分析答案设置、学科术语表达的过程中,巩固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解读材料、提取信息、破解设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表达表述的能力。尤其在回答开放性小问上,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要有意识的培养。

三、调整心态 强化习惯

近几年全国卷中几乎都有一些大家没有接触过的概念,甚至直接出现在试卷中。很多同学面对此情景往往会紧张无措。其实考前和考中有太多可测不可测的因素会成为我们成功的绊脚石。其中心态的稳定和良好的学习和答题习惯是我们抗拒这些因素的重要法宝。大家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听从老师的指导,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习惯,从容应考。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