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楼市“假离婚”和假结婚的现象有所抬头,上海多个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协议离婚人数大增,部分区县民政局对办离婚手续进行每日限号。另外,记者从天津和河北廊坊环京县市了解到,楼市火爆情形下,出现“假离婚”高潮。除避开限购之外,也为了能够买房避税、享受首套房低首付政策。(4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在住房“限购”的城市,民众通过假结婚、假离婚来买房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今这一现象又有所抬头,也不是民众“疯了”, 而是除避开限购之外,还有为了能够买房避税、享受首套房低首付政策的“利好”。
“假离婚”存在一定风险,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此举不仅可能让一些家庭破裂弄假成真,一些夫妻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且可能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也不容忽视。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些地方还将调控政策进一步细化,并上升到诚信方面进行管控。但法无禁止,便有对策可寻。为了“刚需”,许多家庭仍旧乐此不疲,即便冒着风险。
这不能怨公众风险意识太差,也不必指责他们太儿戏。很多时候,这只是种被迫无奈之下的现实选择,也反证出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楼市离婚潮”之所以大行其道,一是因为政策的“倒逼”,二是因为公众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比如要想获得购房资格,要想省点钱,除了“假离婚”,他们还能有其他的办法可想吗?
以离婚规避限购,证明很多人把经济利益暂时置于家庭亲情之上,以更加短期的手段应对,包括离婚与复婚,分拆家庭。只要房地产继续作为家庭的支柱财产,那么,就会有人寻找各种方式规避重税。
毫无疑问,“楼市离婚潮”一而再地出现,抛开调控“成效”,凸显的正是政策缺陷。“楼市离婚潮”是面镜子,值得各地方政府都来照一照。并且,照了以后要反思、要纠正,要尽力避免拍脑袋、有缺陷的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