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辞职干科员” 需要先过审计关
非常道
“楼市离婚潮”凸显政策缺陷
大学“限客” 考验高校管理智慧
信用卡“欠4百还3万” 折射双重信用困境
3上一篇 2016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用卡“欠4百还3万” 折射双重信用困境

□汪昌莲
 

办了信用卡,却一直以为是储蓄卡,近400元的欠款经过7年的滚动,如今已积累到3万余元,而且影响了个人征信!认为银行没有如实告知且没有提醒,办卡时还在西安念书的小张于近日将办卡银行起诉到法院并被立案,小张要求银行清除不良征信记录并确认他不承担逾期利息、滞纳金。(4月12日《华商报》)

显然,信用卡“欠4百还3万”,让这名大学生难以承受。由此,也折射出了信用卡市场面临双重信用困境。一方面,一些银行无序发放信用卡,手续费、溢缴款、滞纳金、全额罚息等收费项目,未能做到公开透明,为用户留下了消费陷阱;另一方面,少数用户消费缺乏理性,甚至存在恶意透支的行为,不仅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留下信用污点,甚至存在违法风险。

在银行卡为消费者带来实际便利的同时,其收费规则和标准却不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同。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上万名消费者中,有64%的人认为银行卡收费水平过高。特别是信用卡,多种收费项目收得不明不白。再看这名大学生,信用卡欠款不到400元 ,7年后滚成了3万多元,收费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其毫不知情。

可见,银行设置多项信用卡收费项目,且信息不透明,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2015年4月17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时要求,进一步减少服务收费项目,“能不收的尽量不收”。这就要求,信用卡收费项目,也应该“能不收的尽量不收”。同时,银行应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化为追求合理的利润,引导市民理性消费,真正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让老百姓享受幸福的金融生活。当然,市民也应端正消费心态,理性消费,合理消费,慎办信用卡或信贷,避免吞下恶意透支的“苦果”。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