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在两会发言中说,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已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但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乃至试错。一些地方大跃进式地推进“机器换人”,认为就是智能制造,这是一种片面化简单化的理解。
“当前,人口红利下降、人力成本上升、人才结构矛盾等问题正在倒逼一些国内制造业企业以机器人换人。但智能制造并不排斥人工,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只是代替了一些简单、繁重、危险工序中的人工;服务机器人可在居家养老、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等难题。总的来说,智能制造或机器人并未对社会就业率带来较大影响。”徐晓兰说,“其次,机器人正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是多种技术的交叉融合,自身发展离不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其催生的新产业生态更可吸纳大量劳动力。例如,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产品的国内外需求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将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智能装备和产品,也将是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演进的重要抓手,可创造大量工作岗位。我国只有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发展窗口期,才能真正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
徐晓兰建议,要正确认识智能制造的深刻内涵,分业施策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制造业团体标准制定、推广力度,形成以标准带产业、产业促标准的良好发展格局。此外,她还建议,要加强智能制造人才体系建设,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库,健全一线科研、技术人员激励机制。